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教育,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一言一行的纠正和教导,就是教育发生的时候。
1
今天我在给学生批作业的时候,用很平常的语气问一个孩子作业有没有交给我,而这个孩子就跟被点着了似的,马上回我:“我早就交给你了呀!”
这么一看文字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在交流的时候我能够感受到他的那种不屑的语气,看似在回答我,实际上是在表达对我的不满:我早就交了你为什么要问我?这其实不是我第一次遇到,我每教一个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2
我停下手中改作业的笔,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说:“把‘早就’和‘呀’字去掉,再说一遍。”孩子似乎没有明白,说了一遍“我交了呀”,我再次强调:“把‘呀’字去掉说一遍。”他终于明白了,说:“老师,我交了。”
这个对话是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的,其他孩子自然也都听到了。我就对他们说:“老师是认认真真好好地在问你一个问题,请你也认认真真好好地回答我这个问题,我没有责备你也没有批评你,你不必带着这样的语气回答,否则我觉得不合适。”
一个孩子接话道:“这样说话不尊重老师。”我回应他:“是的,不仅仅是对老师,对所有人都一样,对爸爸妈妈,对同学,对朋友都一样,别人好好地问你问题,请你好好地答,这是对他人起码的尊重。”
3
后来我跟其他老师一交流,发现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有些孩子还会用反问句:“我不是早就交给你了吗?”
孩子可能本身就带着一点情绪,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不知道这样回答不合适,但也从来没有人纠正过,也没有人教过他该怎么做怎么说。
再深入了解,很多孩子在家跟父母就是这么说话的,甚至有孩子在家跟父母大声嚷嚷,毫无“长辈”这样的概念。而很多父母竟然束手无策,因为很多教育书籍、文章都在提倡跟孩子做朋友。家长觉得朋友之间这样相处好像也没错。
但其实是我们弄错了这个“做朋友”的概念,做朋友是指理解他,陪伴他,而不是纵容他,有错误都不指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连长辈、老师都不尊重,那我们还指望他长大了成为有礼有节的人吗?
所以,当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有义务指出,并教会孩子该怎么做。
4
这个年代教育孩子确实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我们更注重科学性,更注重孩子的感受,更努力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不教育的借口。从小该有的规矩,该懂得的礼仪,该拥有的素养,哪一方面都不能马虎。
不仅仅是孩子,哪怕大人,和任何人好好说话,都是应有的教养。而如果孩子小时候不及时纠正,任由其发展,等到他们长大了,怕是再难纠正。
当然,当我们遇到孩子不会说话时,也不要扣一个“不礼貌”的帽子给孩子就完事了,而是要跟孩子分析并教会他怎么说怎么做,孩子的成长不是他自己悟出来的,是我们切实用行动去教育出来的,哪怕是最直白的说教,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可以怎么改。
教育,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一言一行的纠正和教导,就是教育发生的时候。
转自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