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家长和老师肩并肩,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树要修,孩子要教。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背后的奋力托举。
据研究显示,人在一生中,所受的教育,学校教育影响占20%,社会教育占到了30%,而家庭教育则占到了50%。
不难看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人的一生影响都是非常的大。
教育路上,只有家长像家长,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学生。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
01
家长不护短
教育才有力量
央视网曾发文提到: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
在家里家长可以宠你,在学校里,老师能忍你,但到了社会可没人惯着你。
各位家长,现在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会狠狠惩罚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
为人父母最大的恶行: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千万不要再以爱的名义一味地对孩子让步了,你越不管,孩子越放纵!
惯子如杀子!一味的娇惯子女,反而会害了他们!
俗话说:
小树要直,要快长大,要成材,就要修剪旁枝末节,才能茁壮成长;
孩子要正,要有教养,要成人,就要积极引导教育,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规划的!
老师可以不管孩子,但家长绝不能放弃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不该护短的是家长,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
请一定要明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你终身事业!
02
老师不姑息
学生才有未来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做父母的如果只是供养儿女吃穿用度而不好好教育的话,那就是父亲的过错。
做老师的如果只是教育,而对学生不严格要求,那就是做老师的懈怠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老师也是一样的,那些管孩子最严的老师,其实爱你的孩子最深。
没有人愿意当一个坏人,但在教育中,为了孩子,老师不可能总是温柔的,松严有度才是教好孩子的正确方式。
因为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任和快乐。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没有自觉性;所以,这就需要成年人对其管教、惩戒。一味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教育孩子,不只需要父母,还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
只有家长不护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师不姑息,学生才有未来。
03
教育不能一味让步
我们要对孩子负责
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在背后的奋力托举,过分的宽容才是不负责任!
教育不能让步于一味表扬,没有惩戒手段的教育,必然是徒劳无功的。
“双减”之下,学生的压力是减轻了,但老师的教育责任却变重了。
如果家长还是一味的要求老师不能罚、不能说,以“快乐教育”为理念,那对孩子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教育不能只求当下的快乐,只看今天的成绩,必须为长远考虑,并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父母的格局,老师的教导,才是孩子走向未来的方向!
04
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著名特级校长李镇西曾说过:“教育最大的阻力来自家长的不信任!”
家长不信任老师,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要知道,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孩子毫无血缘关系,却时刻关注着孩子,想尽办法帮助孩子的人。
如果连老师都不能信任,孩子教育路上还能相信谁?
一个孩子要成才,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老师的教育。
请您相信,老师和您一样爱着您的孩子,希望他变得更好。
请您相信,从前、现在、将来,老师都在尽心尽力。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长的监督、责怪与质疑,而是安静的支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否则,教育的作用将会受到干扰、削弱,甚至抵消。”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形成合力。
只有家长和老师肩并肩,形成一种整合优势,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 | 校长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