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东广雅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呓(yì)语商榷(què)踯躅(chí chú)戛(jiá)然而止 |
B.酣(hān)眠曲折(qū)坍圮(pǐ)城垣(yuán) |
C.梵(fán)文臧否(pǐ)逡巡(jūn xún)缧绁(léi xiè) |
D.奔踹(chuài) 摇曳(yì) 扉(fēi)页撅(juē)树枝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46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彤管有炜(yè)邶风(bèi)垝垣(wěi)归荑(tí) |
B.踟蹰(chí zhú)静女其姝(shū)尔卜尔筮(shì)城隅(yú) |
C.载(zǎi)笑载言静女其娈(luán)咥(xì)其笑矣说怿(yì) |
D.隰(xí)则有泮愆期(qiān)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9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把小道消息传得惟妙惟肖,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
B.走进花园,郁金香开得正盛,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 |
C.周朴园虽严厉地质问侍萍来周公馆的目的,但他实际上是外强中干,故作镇静。 |
D.李虎整天危言危行,今天威胁这个,明天又打了那个,如此下去,非走上犯罪道路不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6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教授热爱研究工作,常常与学生们相濡以沫,合力探讨解决艰深的学术问题。 |
B.我们一直致力于这个新的实验,但却屡试不爽,结果都不能让人满意。 |
C.王老师素善草书,只见其凝神挥毫,立马写就,真是笔走龙蛇。 |
D.翘首西望,海南托着的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B.金秋季节,小王决心说服第一次来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来的心愿。 |
C.各个国家在高科技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在高科技上胜人一筹,关键在于能否重用人才。 |
D.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8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走进九寨沟,如同进入仙境,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把我陶醉了。 |
B.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公民都高度关注、深恶痛绝的。 |
C.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D.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2
把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逆境激发起人开发时效的紧迫感
②处于顺境的人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缠身,不免杂事相扰,难以排除无效时间,降低了时间的使用效率
③而且逆境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更好地促人去珍惜利用
④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置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而不顾,集中精力思索追求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①②④ | D.②④③①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9
默写(每空1分,共计12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_。
(4)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
(5)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6)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人气:41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18
- 难度:较难
- 人气:1337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计9分)
“著我绣夹群,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再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排比和比喻 | B.夸张和渲染 |
C.排比和铺陈 | D.比喻和起兴 |
刘兰芝临别梳妆时“事事四五通”,其原因是什么?选出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表现兰芝的沉重、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出双”这点。 |
B.临别时有意精心打扮,以博得焦母的好感,促使焦母放弃遣归。 |
C.借此延缓别离时的到来,反映兰芝痛苦矛盾的心情。 |
D.本想精心修饰,但还是禁不住有些心焦意乱,不得不“事事四五通”。 |
作者这样详细描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之前的精心打扮,其作用是( )
A.表明刘兰芝强作镇静,以掩饰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悲伤。 |
B.表明不屈服于封建礼教的迫害,有意表现一个强者的形象。 |
C.补叙刘兰芝的美丽,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 |
D.表明刘兰芝刻意掩饰,怕回到娘家让母亲瞧不起。 |
- 题型:18
- 难度:较难
- 人气:21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计21分)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①,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顷之,征著作郎,不就。
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愠喜之色,惟遏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注释:①秫谷,可酿酒。
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 )
A.博学善属文属:通“嘱” |
B.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况:比 |
C.州郡觐谒觐:拜见 |
D.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反:通“返” |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 )
①以为三径之资可乎 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②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以宋元嘉中卒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
B.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
C.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
下边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任真自得”的一组是()
①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 ②征著作郎,不就
③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④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⑤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 ⑥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⑥ | D.①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年少心怀高尚,博学多才,性情率真,乡里人都十分看重他。. |
B.陶渊明深谙音乐,他自己备有一张琴,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作乐。 |
C.陶渊明开始被任用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 |
D.文中“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句与我们学过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都表现了陶渊明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态。 |
翻译下面句子
(1)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45
- 难度:较难
- 人气:15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风流余韵话板桥
公元1765年12月12日,享年七十三岁的郑板桥离开了人世。在当世被板桥骂过的世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也许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而那些专门以造伪为生的所谓“名士”书画家,从此也可以大胆地制造赝品以骗得附庸风雅的富贾大商们的金钱。
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后,道光以前,伪造板桥作品的现象一度达到高峰。张大镛说:“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直到20世纪40年代,赝作仍然多得吓人。”
不过这些赝品的出现,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板桥作品的生命力,以及板桥名声的生命力,尽管这些可以损害板桥的名声,模糊人们心目中板桥的形象。但是对于真正喜欢板桥、研究板桥的人来说,这些赝品是藏不住尾巴的,最终会露出作伪的破绽。最有趣的是,板桥生前卖书卖画,并未变富,以至于晚年嫁女时,不能陪出很多的嫁妆,只好画幅兰石图轴,聊以解嘲,而作伪者却凭借赝品由贫变富。曾经有一个叫谭子犹的人,他是乾隆时的一个木匠,曾经学板桥的字画。板桥去世后,他竟然卖赝品而稍稍变富,而且子孙因此而变成小康人家。板桥书画,可谓“活人一术”。
郑板桥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博物馆里收藏着,影响着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散落在广大的民间,在民众的口碑里广泛地流传着。
在我们今天的许多旅游胜地,几乎到处可以看到“难得糊涂”的横幅。这幅书法作品是板桥五十九岁时创作的,当时他正在潍县做七品县令,正赶上潍县连年的灾荒。在赈灾救灾的过程中,他为潍县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官绅。尤其使板桥困惑的是:为什么在灾难面前,政府不提前预防?为什么在赈灾、救灾之后,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为什么在赈灾过程中,那么多人冒领、滥领救灾物资,又有那么多的人被遗忘?就是在这种既知又不知,知又不能道破的人生困惑之中,板桥写下了这浓缩人生困苦又深含人生哲理的四个大字:“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在板桥的思想里,它的真意是不能糊涂。直到晚年,他还写下了这样的对联:“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这样一位充满激情的人物,他能糊涂吗?现实的苦难,世道的不平,对一个心中流淌着正义热血的正直士人来说,他是不可能糊涂的,这样的人面对人间的种种不平,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有时不得不装糊涂罢了,这是“难得糊涂”的精髓。
可是,对于那些为蝇头小利而偷生的势利小人,要他们在利益面前糊涂一下,放松一把,那也是难以做到的。
板桥当年为大商人写有一副对联:“打松算盘,得大自在。”劝诫商人在金钱面前糊涂一点,但这可能吗?这又是“难得糊涂”的警世之意。
当然,一些乡愿之辈,圆滑之辈,世故之辈,也可以把板桥的“难得糊涂”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那就是清人钱泳在《履园从话》中对“难得糊涂”的庸俗解释:“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铭,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变生荆棘,必遭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这样解释,就把板桥作品中蕴含的“真气”、“真意”、“真趣”一扫而空了,使之了无余韵了。
在现实生活中,板桥敢于冲破种种流俗观念。在学术、艺术思想领域,板桥坚决主张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独立的见解,反对人云亦云,反对囿于古人,在今人之下。因此,板桥告诫他的弟弟要善于读书,只有“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总而言之,“读书要有特识,依样画葫芦,无有是处。”
(节录自《郑板桥》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篇传记侧面写了郑板桥哪些事?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告诫弟弟“读书要有特识”,请简要分析怎样做才能“有特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得糊涂”在郑板桥思想里是“不能糊涂”,但郑板桥又劝诫商人在金钱面前“糊涂一点”,而清代钱泳把“难得糊涂”理解为一种“处世守身之道”。你怎么理解“难得糊涂”?
请联系本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637
请以“成功与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不少于50字)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907
请以“考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套作。
- 题型:20
- 难度:困难
- 人气: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