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04369
  • 题量:14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1-10-14
  • 人气:197

江西赣州高二上学期十二县(市)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逦(yǐ)防(dī)风(sù)不人事(xǐng)
B.央(miǎn)熟(rěn)神(nuó)家人足(jǐ)
C.尴(gà)泥(nào)上(chéng)辙之鲋(hé)
D.草(hāo)扰(tāo)塌(tān)如大笔(yuán)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撰写庇佑噩梦墨守成规 B.通宵惦量辐射食不果腹
C.讥诮连袂逋逃殒身不恤 D.岑寂案牍蕴籍不落言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0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得知将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建新开发区的消息,村民们为了多得拆迁补偿款,突击装修、非法建房在村里蔚然成风
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的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C.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借助适度的物质消费以提升生活质量本无可厚非,但若消费旨在炫富,精神境界就未免太低了。
D.这是罗森行文的一贯风格——切中要害但并不妨碍生机盎然,学富五车但决不“掉书袋”,文笔犀利而又不失优雅。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6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通史》共拍摄了100集,再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图景和变迁,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丰富灿烂的包括敦煌文化在内的中华文明。
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 Kimi、王诗龄、田雨橙、天天等“星二代”的“同款服饰”顿成热销品,有文化品味的童装也成了服饰行业的“新增长点”。
C.日前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民航业定为战略性产业,把发展民航业提升为国家战略,这将对中国民航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D.蔬菜水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6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覆于地。
②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他们。
③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有着发达的古代天文学。
④《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反映了古人这种感性认识。
⑤《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⑥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
⑦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

A.③①④②⑥⑦⑤ B.③②⑥⑦⑤①④ C.③①④⑦⑤②⑥ D.③②⑥①④⑦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0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三年,曹操兴兵讨伐张绣,正赶上麦子成熟的时候,于是下令大小官兵不许践踏麦田。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吓而践踏了麦田。曹操要治自己的践麦之罪,最终割发代首,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B.王熙凤本是贾母长子贾赦的儿媳。因贾母不喜欢长子,偏爱次子贾政,故与贾政一家一起生活。贾政正妻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嫡亲姑母,作为当家太太的王夫人便把贾琏夫妇留在身边管理家事。
C.《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卧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D.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的一天,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迎回自己的城堡。公爵夫人尤其喜欢桑丘有趣的谈吐,便专门寻他开心。
  • 题型:43
  • 难度:容易
  • 人气:1936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朱光潜
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从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现在一般青年对于文学的趣味还是很低。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纯粹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各人的天资不同,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感觉到趣味,有些人生来对于诗就丝毫不感觉到趣味,也有些人只对于某一种诗才感觉到趣味。但是趣味是可以培养的。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实,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件事实在不很容易。培养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记得我第一次读外国诗,所读的是《古舟子咏》,简直不明白那位老船夫因射杀海鸟而受天谴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蒙昧真是可笑,但是在当时我实在不觉到这诗有趣味。后来明白作者在意象音调和奇思幻想上所做的工夫,才觉得这真是一首可爱的杰作。这一点觉悟对于我便是一层进益,而我对于这首诗所觉到的趣味也就是我所征服的新领土。
对于某一种诗,从不能欣赏到能欣赏,是一种新收获;从偏嗜到和他种诗参观互较而重新加以公平的估价,是对于已征服的领土筑了一层更坚固的壁垒。学文学的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味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趣味方面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因为他们缺乏比较资料和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诗的佳妙,就不能充分地真确地欣赏任何一派诗的佳妙。趣味很少生来就广博,好比开疆辟土,要不厌弃荒原瘠壤,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
(选自《语文读本》4)
根据原文,下列有关 “趣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作品,如能真确地观照出所描写的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那就具有一定的文学趣味。
B.要读出诗中故事背后的趣味,感觉到其中的佳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C.不爱好诗而只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只能关注故事而不能读出其中诗的趣味。
D.趣味很少生来就广博,需培养,好比开疆辟土,要一分一寸地逐渐向外伸张。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提倡青年读诗的目的就是消除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的佳妙处的隔膜,能欣赏小说戏剧散文中故事以外的诗。
B.成功的文学教育要培养出纯正的文学趣味,而培养文学趣味与读多少书没有关系。
C.学文学的人如果爱好偏、视野窄,就不能真正欣赏诗的佳妙,因此也很难拥有真确观照所应有的透视距离。
D.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它能使我们的文学素养有所进益和收获,也能提高我们欣赏其他种种文学的水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的原因是他在欣赏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这一层面上。
B.故事是文学作品中最粗浅的一部分,只不过是枯树搭成的花架,不值得一读,喜欢读故事,就是没有趣味。
C.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的人也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D.领略诗歌的趣味,要一层一层的挖掘诗歌背后的意蕴,把本非我所有的变为我所有的。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7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初,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①,甚爱之。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皇后、太子宠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觉之,谓大将军青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有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之。”大将军顿首谢。皇后闻之,脱簪请罪。太子每谏征伐四夷,上笑曰:“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上每行幸②,常以后事付太子,宫内付皇后。有所平决,还,白其最,上亦无异,有时不省也。上用法严,多任深刻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多不悦。皇后恐久获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上闻之,是太子而非皇后。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之。邪臣多党羽,故太子誉少而毁多。卫青薨后,臣下无复外家为据,竞欲太子。
太子尝谒皇后,移日乃出。黄门苏文告上曰:“太子与宫人戏。”上益太子宫人满二百人。太子后知之,心衔之。文与小黄门常融、王弼等常微伺太子过,辄增加白之。皇后切齿,使太子白诛文等。太子曰:“勿为过,何畏文等!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上尝小不平③,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上嘿然。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上怪之;更微问,知其情,乃诛融。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注】①戾太子:汉武帝长子刘据,卫皇后所出,先立为太子,后自缢而死。死后谥号为“戾”。②行幸:皇帝出巡。③小不平:生了小病。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意之晓:明白,通晓
B.而深酷用法者皆之毁:诽谤,诋毁
C.竞欲太子构:设计陷害
D.勿为过第:只要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太子“仁恕温谨”一组是
①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②常以后事付太子
③多所平反,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多不悦   ④宜留取上意,不应擅有所纵舍
⑤第勿为过,何畏文等                       ⑥太子后知之,心衔之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有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B.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有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C.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有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D.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有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当其劳,以逸遗汝,不亦可乎?
(2)皇后恐久获罪,每戒太子,宜留取上意。
(3)及太子至,上察其貌,有涕泣处,而佯语笑,上怪之。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664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在表达意旨时,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赏析。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人气:387
10、

默写填空(共8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3)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 题型:42
  • 难度:容易
  • 人气:2096
11、

名著导读题。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讲的是谁的故事?请简述原著中相关故事情节。

  • 题型:43
  • 难度:较易
  • 人气:1063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8分)
选 择
【英国】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罗?”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为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
“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耄,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作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这位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上将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请概括标题“选择”在文中的含义。
小说的结尾有些出乎年轻人和读者的意料,在这之前,有一些伏笔和暗示,请你找出几处并作简要分析。
你觉得肖夫人是一位很有眼光的聪明女子,还是一位很有心计的虚荣女人?请结合作品说说你的理由。(7分)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698
13、

跟帖是指“在网上就某个事件(多指新闻事件)参与讨论、表达观点而发的”帖子。请你针对下面的事件发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帖子,表明你的看法。
北京市教委近日透露,2016年北京高考将实行语文分值由150分上调到180分,英语则由150分下调至100分的改革。
要求:(1)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2)要使用“尽管……但是……”的句式。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8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来临,年青人通过QQ空间、微博等平台发布的祝福信息满天飞,并且好友之间竞相点赞和转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并没有更多的感受到来自子女的孝心孝行。我们却常看到遗弃老人虐待父母等让人痛心事件的相关报道。于是有人不无讽刺地提醒:“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父母造(知道)吗?”
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见闻或看法?请你据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抄袭或套作。不少于700字。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