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09793
  • 题量:16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241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语文第一套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躬(jū)歪(zè)白洋(diàn)
B.肃(mù)阻(è)蹿一蹿(cuān)
C.寒(jìn)晓(fó)巍巍(chàn)
D.制(cái)瓦(lì)靖区(suí)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60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
C.美国“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获准避难俄罗斯,这令急于抓捕他的美国一愁莫展。
D.习总书记教师节前夕在北师大的讲话,通俗易懂,言简意该,在青年学子中产生强烈反响。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49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23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全聋的情况下创作出不朽之作“欢乐颂”。
C.我真的不知道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D.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75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50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中。②山青青,水碧碧,雨蒙蒙。③烟雨之中,谁能数清楚山有几多重?④青山绿水,别有洞天。⑤远方,烟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仿佛是一幅晕染的山水画一般。⑥近处,青绿的溪水在我们的脚下喁喁私语。⑦眼观之,耳听之,我们觉得仿佛要飘飘然飞起来了。

A.第②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小道两边山青水碧、烟雨蒙蒙的美景。
B.第③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烟雨朦胧、层峦叠嶂的特点。
C.第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水画具有朦胧的美感。
D.第⑥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溪水潺潺流动的特点。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38
7、

下列选项中前后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两则》——毛泽东——新闻——《人民日报》
B.《芦花荡》——孙犁——小说——《孙犁文集》
C.《桃花源记》——陶渊明——西汉——《陶渊明集》
D.《石壕吏》——杜甫——唐代——《杜诗详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40
8、

仿照示例写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题型:3
  • 难度:较易
  • 人气:703
9、

背诵默写。
(1).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历代诗人都喜欢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里,以“               ,                   。”两句描绘其壮阔之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则在《登岳阳楼(其一)》中用“白头吊古风霜里,                 。”将景色与个人身世结合,有无限悲怆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交代了夜游之因的句子是:                     。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人气:215
10、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并回答问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1)这段文字节选自名著《                  》,语段中的“他”是            ,此人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2091
11、

综合性学习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汉字传承】(4分)
2012年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张教授,您好!我是一名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张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张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汉字美化】:近年来,很多中学生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象,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加强写字教学的建议。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479
12、

古诗鉴赏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人气:1325
13、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游居柿录》
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潭中鱼百许头                 (2)犬牙差互            
(3)自叹每有欲                   (4)复不遂            
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                              
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抒发了                           ;乙文表现了作者                        的情趣。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1
14、

(一)父亲的那座山
我从山里走来。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啊,便将一座座小土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幽幽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读山,便是读父亲。
小时候我最爱做的梦是关于山的梦。父亲说,我咿呀学语的时候,便悄悄溜出父亲的臂弯,磕磕绊绊地蹒跚在大山的小路上,可是从来没有走出父亲的那双眼睛。当我玩累了,父亲就大步走过来,双手抱起我,亲昵地吻我,用硬硬的胡子扎我,痒煞人。这时,我就会温顺的偎依在父亲的怀里撒娇:“爸爸,那是什么?”“是山。”“山那边是什么?”“是天空。”“天空下面是什么?”“又是山。”“大吗?”“大哩。”……我用两只手卷起来,捂住嘴学父亲粗犷雄浑的声音向大山说:“大——哩——”
读山,便是读父亲。
在我的记忆里,农村的生活呆板而平淡,是很苦的。每天早晨,父亲一声如雷般的吆牛声惊醒了太阳,迎着那火红的血球走向田野,走出一幅希望的风景;每天黄昏,父亲的锄锨磕碰硬土块的声音溅出星星,惊起月亮,父亲才踏着黄昏的脚步,扛着那银白的湾沟犁铧走向村庄。本应是疲惫的,但父亲却没有一点倦意,尽管父亲脸上的皱纹如一座座有沟有壑的山脉。
读山,便是读父亲。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童年在父亲的甘露滋润下遥遥远逝。我长大了,要到山外面去,因为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去了解,去探索。送我启程那天,父亲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你去吧,我等着你干大事业……’’走过一道道山梁,父亲把我送出了山的怀抱。当我转身向父亲道别时,我望见父亲高大的身躯铸成一座山的雕塑,那慈爱的目光变成父亲给我的永久的期待。
读山,便是读父亲。
山的希望是容易满足的,父亲的希望也是容易满足的。那年冬天,父亲送衣服来,他瑟瑟地站在每块砖头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省重点中学的校园门口,我对着我的那些浑身都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老师和同学们理直气壮地宣布:这是我的父亲。父亲回去后便心满意足地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昏黄的灯光下,折射出他的大半辈子艰辛,大半辈子或忧或喜,或悲或乐,或甜或苦的记忆,大半辈子山里人的幸福……
读山,便是读父亲。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是山给我风骨支起一个生命,是山给我灵性造就一种性格。读山,便是读山的目光,山的气质,山的情怀,山的希冀。
啊!读山,便是读父亲。
试说明本文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读山,便是读父亲”?
试说明加横线的词“瑟瑟”的表达效果。
“我从山里来,是山赋予我一颗美好的心灵”其中“好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父亲的性格。你认为哪些内容最使你感动,请略加说明。

  • 题型:4
  • 难度:困难
  • 人气:603
15、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共11分)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                                          ,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                           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
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选文第②段语言生动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1997年,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815
16、

作文
题目:幸福就在身边
要求: ①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题型:20
  • 难度:较难
  • 人气: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