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09805
  • 题量:29
  • 年级:高三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612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历史第七套

1、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44
2、

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3
3、

“今窃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38
4、

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 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75
5、

促使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法学家的编撰整理 B.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的需要
C.罗马皇帝的高度重视 D.对外扩张、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9
6、

有学者将普罗塔哥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主要原因是普罗塔哥拉(     )

A.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开创了西方哲学
B.提倡怀疑精神,否认绝对权威,强调人的价值
C.崇尚知识与智慧,培养了兼顾公私利益的好公民
D.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23
7、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8
8、

《全球通史》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的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段材料最可用于说明(     )

A.英国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启蒙运动 D.世界市场形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14
9、

德国基本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标志是(     )

A.德国完成统一 B.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C.魏玛宪法颁布 D.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97
10、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90
11、

“让一个金属球在一个光滑的斜槽内滚过不同的预定距离,再对各个所用的时间加以比较。时间的测量是由从水桶小孔中流出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结果:距离之比与时间平方比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科研方法的开创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人们据此原理发现了海王星
D.使得实验成为唯一的科学研究途径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715
12、

“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具有这一创作风(     )
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来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D.表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来的精神危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43
13、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77
14、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4
15、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42
16、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

A.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B.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
C.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议行合一的新型代议制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5
17、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大幅度增加税收,如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一做法(     )

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B.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带来了经济滞胀的问题 D.有利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99
18、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在致华盛顿的“八千字电报”中指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国家,他还会通过小亚细 亚和埃及传染欧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凯南的这段言论是(   )

A.阻止希特勒的扩张 B.为“遏制战略”造势
C.促成北约的建立 D.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59
19、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71
20、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
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
②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
③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45
21、

某校在艺术节上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主题包括:“海涅的诗歌创作”、“名画《自由引导人民》背后的历史”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你认为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    )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文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2
22、

“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变老,人间战乱何时终?”这首诗最有可能出自(     )

A.抗战老兵 B.老知青
C.老红军 D.台湾老兵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74
23、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处理国家关系时“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22
24、

几位同学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进行辩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507
25、

“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该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还有(     )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顺利开通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D.“南优二号”培育成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60
26、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四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25
27、

美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必有一两种因素起主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段一  探险与初创
材料一   17世纪初,一群遭受英国国教迫害的清教徒告别了封建世袭制度统治下的欧洲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与欧洲旧大陆完全不同的新国家。
——《环球时报》(2010年10月)
片段二  扩张与发展
材料二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独立后向西部地区大规模拓殖的活动。西部的开拓,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设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西进运动造就了美国人勇敢与冒险的精神,锻炼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的性格。因此有人说:“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百度百科
片段三  调整与腾飞
材料三   1859年农业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8%,到1889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5%。与此相联系,城市化也在美国取得重大进展,城市人口比例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80年的28. 2%。……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何顺果《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
(1)依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清教徒来到北美的原因。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的理解。
(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半期美国“腾飞”的具体表现。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578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有人说,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其实,不管“握手”的具体细节是否存在,都无损于周恩来的形象,也不影响人们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判断。杜勒斯无视中国代表存在的态度,使美国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握手”的机会消失了,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待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日后来弥补这段隔绝岁月,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了。从宏观大局来说,当时的杜勒斯确实不愿意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个“说法”本身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握手”倒真的成了中美关系的象征性词汇。
——熊向晖《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百年潮》1997年第4期)
材料三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势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在某一国家与其潜伏竞争者相继强大时,就会出现战争的危险。因此我相信美国要维持强势的世界。如果我们有强大、健康的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各自制衡,不要相互抵制,甚至能够均衡,我相信世界将更美好、更安全。
——尼克松在1972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专访中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当时外交政策的核心,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影响?同一时期,新中国在外交方面还取得什么突出成就?
(3)据材料三,指出尼克松时代世界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与材料一相比,两者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为此尼克松对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和行动?
(4)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754
29、

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