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09826
  • 题量:29
  • 年级:高三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822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历史第九套

1、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
2、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5
3、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下列儒家思想中,应该继承发扬的是(    )

A.“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B.“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C.“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25
4、

自明清以来,小说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重商观念形成    ④小说的世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26
5、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0
6、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08
7、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9
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世界市场已初具规模。其促进因素不包括(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推动
C.机器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D.英荷等国重视发展海外贸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54
9、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24
10、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有 (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1784
11、

《新全球史》在评论家某一项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3
12、

贝多芬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完成的“伟大的事业”是(    )

A.将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B.把音乐由古典主义发展到浪漫主义
C.使音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贝多芬在奥地利进行了音乐创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56
13、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

A.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C.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7
14、

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布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94
15、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47
16、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45
17、

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斯大林经济模式 B.苏联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模式 D.美国的“新经济”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61
18、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19
19、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包括29个独立的法律文件,其中规定“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应采用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尤其是不应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旧商品。”。这表明WTO(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 B.重点保护了贸易小国的利益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扫清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障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1
20、

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 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 , 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 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 ,1958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该是(    )

A.“城市 , 让生活更加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一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 ”;提醒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23
21、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反法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旅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沦适用于(    )

A.法兰西多彩的浪漫主义绘画
B.拓展科技的“现代主义”艺术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
D.抒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28
22、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7
23、

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九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三届二中全会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89
24、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2
25、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1
26、

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作用?
材料三 “皇帝是帝国元首。……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两部重要的宪法
(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什么特征?结合所学,写出这两部宪法的名称。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33
27、

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三: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 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
(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081
28、

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 孙中山手书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变法活动实践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孙中山后有了什么新发展?
(3)材料三中图一所示会议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20世纪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944
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员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记录》
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