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10094
  • 题量:2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908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三化学第七套

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茶杯摔碎
C.冰雪融化 D.铜丝折弯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82
2、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
C.蒸发食盐水 D.加热液体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31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白雾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70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用途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4P+5O22 P 2O5
B
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H2CO3══H2O+CO2
C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D
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89
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03
6、

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2
7、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4
8、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
D.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93
9、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通过过滤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8
10、

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氢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75
11、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二氧化碳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证明CH4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26
12、

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 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 Sb2O3 + 2H2O2X + 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SbO2 B.Sb2O5 C.HSbO3 D.H3SbO4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23
13、

下列洗涤过程中,未体现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清洗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服
D.用沐浴露洗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3
14、

下列有关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合金的硬度一般小于成分金属的硬度
C.废旧电池中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6
15、

下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40
16、

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O中混有少量的CO2(澄清石灰水)
B.N2中混有O2(炽热的铜粉)
C.CO2中含有少量的CO(点燃)
D.水中含有少量的泥沙(过滤)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233
17、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 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b点溶液是无色的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c点的固体中含有银、铜、锌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1055
18、

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2072
19、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x=5
B.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411
20、

(6分)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768
2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在符号①Fe3+②H2O2 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
②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③变化中的个数比为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831
22、

铁及铁的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1)生活中常使用铁锅炒菜,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铁生锈的条件是    
(2)向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某种金属,可回收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以硫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FeS2)】为原料可生产硫酸,炉渣回收可炼铁。其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上述流程出现的物质中,硫元素显+6价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炉渣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将硫铁矿和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S2 +     2Fe2O3 + 8SO2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761
23、

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的KNO3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下图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当χ=      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ƒ硝酸钾林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      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
‚E的作用是      ,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      、装瓶贴标签。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1557
24、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a
Fe

(1)若某物质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2)若某可燃性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氧化物,该气体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3)若某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均能和X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同一种物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甲~己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转化)

①己→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丁和己一定含有相同元素
b.乙生成甲和丁一定需要点燃
c.戊转化成甲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一定都有气体生成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9
25、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装置中还缺少一种实验用品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仪器③内盛放的液体是                 .
(4)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            装置(填字母编号),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装置,收集氢气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
(6)实验室用加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氯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7)下图所示装置也可以用来收集气体。如果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导管通入。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先在该装置中__________,然后将氧气从___导管通入。

(8)小宋同学对气体发生装置作了改进,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Ⅱ)所示。使用图(Ⅱ)装置制取CO2,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亮同学也改进了气体发生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Ⅲ)所示,与C装置相比较,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3
  • 难度:中等
  • 人气:2085
26、

甲同学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 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 g。说明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拓展】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 题型:33
  • 难度:困难
  • 人气:340
27、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方法生产金属镁:MgCl2 通电 Mg + Cl2↑。现电解950Kg氯化镁最多能生产多千克单质镁?同时能得到多少千克氯气?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8
28、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放入烧杯中,再取10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g
35.2
58.4
82.6
107.6

求:(1)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不包括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13
  • 难度:困难
  • 人气: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