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1知识改变命运练习卷
读拼音写词语
- 题型:11
- 难度:中等
- 人气:749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435
辨字组词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7
把下面每题中上下的字组成词语,写在括号内。
销 消 梢 稍 哨
灭 微 毁 兵 树
( )
墓 暮 慕 幕
夜 爱 地 春
( )
- 题型: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2
选词填空
困扰 干扰
(1)人类渴望更长寿,更健康,但又被许多的疾病( )。
(2)街上的汽车喇叭长鸣,小朋友的学习受到( )。
认识 领略 领悟
(3)如果不是他们的付出,我可能就没有机会( )这个广阔的世界,更没有机会( )科学的美好与神奇。
(4)我说的那些话,他好像还未( )过来。
意义 意思
(5)生命科学对于农业的( )十分巨大。
(6)我明白了这句话更深一层的(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83
根据左边意思和右边的词语连线。
(1)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A幸灾乐祸
(2)对他人被灾祸感到高兴。 B入不敷出
(3)收入不够开支。 C马不停蹄
(4)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 D息息相连
(5)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E以身作则
- 题型:10
- 难度:中等
- 人气:308
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 题型:7
- 难度:中等
- 人气:310
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通过科学家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介绍,使我们懂得了知识改变( ),教育改变( )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事业那种( )、( )、( )的精神,将来像他那样用所学为( )服务,改变( )的生活。
(2)作者到( )后真正意识到知识有价。
(3)我出生在福建海边一个渔村。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挣的工分抵不上一家人的吃穿用,经常入不敷出。
“入不敷出:的意思是( ),说明家里的( )很艰难。
(4)写一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540
阅读短文分析。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桢总不忘搜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 71 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丝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 )的志向。
(2)在抗战前,竺可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 )多个气象站和( )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3)竺可桢掌握( )种外语。
(4)在文中画出表示竺可桢刻苦精神的词语。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079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知识的力量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