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最近考古学家在陕西、河南等处发现了“长角铜公牛”,该物品约五英尺长,四英尺高,形态极象在拉犁耕地。据右图判断,这幅“长角铜公牛”最早可能是哪个时期的物品?
A.夏朝 | B.商朝 |
C.西周 | D.春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69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 B.尊法抑儒 | C.儒法并用 | D.内儒外法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37
有专家查阅了多本欧美人所著的世界史,发现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中国文明开始时间是约公元前1500年。他们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准是
A.最早的考古文物出土 | B.比较成熟文字的出现 |
C.史书上的详细记载 | D.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67
西汉初,地方行政管理布局呈现的特点是
A.统治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
B.郡县制度是主要管理机构,王国受制于地方郡县 |
C.郡国并行,拱卫汉室 |
D.诸侯并立,控制郡县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06
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中朝内阁军机处 | B.御史府内阁军机处 |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 D.尚书台都察院内阁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73
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50
康熙称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康熙盛赞的“他”指的是
A.孔子 | B.荀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01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优秀的史学家应当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方面的素质,而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又在“三长”的基础上提出“史德”。他强调史德的重要性在于
A.史学应该对人民负责 | B.史学家应该写出切合实际的信史 |
C.史学应该对统治者负责 | D.史学家应该为全体国民抒写历史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90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D.“历史就是今昔无休止的对话”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91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
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95
《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史》一书记载:“1912年日本输华商品总值只有9000多万两白银,1919年增至2.4亿两;美国从1913年的3500多万两,增至1919年的1.1亿两。日本由原来在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中占第六位上升到与首位的英国势均力敌;美国在华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以下对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的对华侵略 | B.日本、美国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C.欧洲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 | D.列强在华的侵略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78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
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51
观察下面两幅图,图一是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图二是南京某纪念馆中的一个炮弹花瓶,瓶身上写着“天壤无穷昭和戊辰(注:1928年)之冬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书”,这两幅图所表明了
图一 图二
A.二人都有和平无战争的美好愿望 | B.两幅炮弹花瓶的寓意正好相反 |
C.日本陆军大臣在中国生活很简朴 | D.丰子恺漫画炮弹作花瓶很美观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83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B.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D.洋务运动、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53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当时国民政府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毋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33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礼仪方式的变化,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常用礼仪,能体现传统文化 |
B.到近代跪拜礼仪完全被握手脱帽等新式礼仪所取代 |
C.从跪拜到握手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和社会进步 |
D.辛亥革命后握手礼仪开始从西方传入中国上流社会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61
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就用种姓来区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种姓等级制度的特点是
A.职业世袭、内部联姻 | B.四大种姓、权利相等 |
C.宗教生活、不分等级 | D.宗教经典、吠陀梵书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43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并制订了一些其他的如陶片放逐法等措施。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于
A. |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前 | B. | 梭伦改革时期内所制定的 |
C. |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内 | D. | 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14
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利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图反映了当时的欧洲社会权利结构含义准确理解的是
A.国王高高在上,市民与贵族屈居其下 | B.国王与贵族权利处至高无上地位 |
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 | D.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91
图中的两人是东西方的杰出治国人物,他们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秦始皇 伯利克里
A.“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 B.奴隶制商品经济和封建自然经济 |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 D.东方君主专制与西方的民主法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04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第86条》材料反应了作者的态度是
A.认同教会为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 | 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
C.鼓吹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 D.反对教皇聚敛广大信徒的财富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28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29
法国大革命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比其他国家发展更充分 | B.法国人民的革命性更强 |
C.革命前法国的君主专制比其他国家更发达 | D.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22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 B.工厂劳动纪律十分苛刻 |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 D.工人公开而公正地工作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53
有人说,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关键实质 | B.不妥,三种权利的关系不是简单单向制约 |
C.贴切,解释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 D.不妥,三权关系应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90
2009年11月9日,德国迎来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用以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
C.防止法西斯势力进攻 |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39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49年中国全国解放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62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3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例,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3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40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研究的课题与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有关
②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分不开的
④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42
2009年11月20日,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首位“欧盟总统”,这说明
A.比利时在欧盟中处于主导地位 | B.欧洲国家开始走上了联合之路 |
C.欧洲一体化进程向前迈进一步 | D.欧盟已发展为统一的联邦国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71
思想文化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这一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黄宗羲也说:要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整理自《维基百科》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一一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做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摘自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一“时代”的文化现象是什么?概括这一时代最突出的历史特
征。
(2)材料二中顾炎武、黄宗羲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
(3)材料三中陈独秀的思想主张的源头是什么?在当时陈独秀倡导这一运动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根据个别情况做出的个别论断”特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实惠?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922
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选自《新全球史》(美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问题:(1)通过林则徐的这封信,你能提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
(3)当时中英两国的“宪典”是怎样制订的?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2097
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人们在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发生变化,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问题:(1)在对待电灯、自来水问题上,上海人的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象?相对于材料一,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社会中所产生的新观念。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947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该设计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该“最完美的政治设计”是否适合17、18世纪的中国?运用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3)如何理解美国是个“没有历史的国家”?
(4)英国式或者美国式的政治设计都是“最完美的政治设计”吗?请举例说明。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264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从19世纪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到19世纪末,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即殖民地的“全球化”而形成了世界历史的第一种结构形态——欧洲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问题: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了实现现代化,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明治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3)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929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2009年,已经走过自己的60年。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存在很大差别。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种片面的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30年好。
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1497
阅读下面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6分)
问题:
(1)万隆会议的会议特点是什么?
(2)根据以上两幅图片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性地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48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所提的问题。
华师大新世纪版的《世界通史》在其前言所说,《世界通史》,顾名思义是对世界历史的通观,它所考察的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整体性历史运动的发展进程。它之所以区别于国别史和地区史,首先就在于它以“世界”——人类社会的整体作为自己的考察对象和研究视域;而它之所以区别于更广义的人类史或人类文明史,也在于它所确立的中心概念——“世界”具有结构意义上的特殊内涵,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对人类社会的泛指。
材料一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就,它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的对外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华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近代以来的中国已经告别了“中国中的世界”的时代了。她以不同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是人类社会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的总体运动规律的使然,它符合人类社会由地域性历史向整体性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正如《复兴之路》解说词所说,“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以下图片资料可见一斑:
图1《南京条约》签订
图5 2010SHANGHAI EXPO CHINA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社会除了科技文化成果外,还有哪些方面显示其区域文明成就?
(2)根据材料二,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所处的被动地位,实则开始于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4)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达到以图证史。对于以上材料,某校历史老师以中国概括出从“中国中的世界”到“世界中的中国”这一主题。请仔细阅读图片及文字材料,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历史老师对这一主题的概括?(注意:可以用这里提到的主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另外列出主题,来解答这道试题。)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