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08-19
  • 题量:13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浏览:1565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1、

“连中三元”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原指连续在三种科考中名列第一。据
此分析判断:这一典故应源自哪一朝代的科举考试(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清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56
2、

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
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
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

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58
3、

唐代少数民族——回鹘,在西迁后逐步演变为①回族②裕固族③维吾尔族④羌族中
的哪些少数民族(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9
4、

许纪霖、陈达凯在《中国现代化》中指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中国内部已经孕育和生长着现
代化的因素”。“中国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象征不可能不是模糊的,……从1800年这样一个没有明确时限和特定事件的时间开始。”下列对该材料的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
B.中国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C.19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孕育着模糊的现代化因素
D.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源自19世纪自身现代化因素的萌芽和西方文明的影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67
5、

甲午战败,国难方殷,民生日蹙,状元及第的张謇却毅然走上了实业、教育、慈善
三结合的救国之路。他于1896年在通州开始创办大生纱厂,……在实业蓬勃发展之时,张謇
仍用企业的部分盈余以及他个人的捐资在南通等地相继创办了通州师范、女子师范、幼稚园
等十余所慈善教育机构,以及海门溥善堂、南通养老院、贫民工场、盲哑学校、残废院、公
园等慈善公益设施。材料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贡献,但从理论上最
先提出近代中国慈善构想的却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西方传教士 D.大资产阶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0
6、

历史情境可以荒诞,但历史精神却是永存的。假设以下是给予1935年 “年度感动
中国人物”获奖者的评语:“这是一个用无畏的行动和坚韧的意志诠释了民族精神、抒写了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经受了空前磨难的伟大团队。”这个团队是(  )

A.一二九运动的学生团队 B.中国工农红军全体将士
C.东北抗日联军 D.率先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第一枪的东北义勇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71
7、

亚洲问题专家、曾任蒋介石政治顾问的美国人拉铁摩尔在皖南事变后说过:“对中
国人民来说,这四年的历史既是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又是国内革命的历史。”对此理解最
准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的斗争特点是抗日与反蒋结合
B.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与反封建斗争结合
C.中国人民既要反抗法西斯侵略,又要打击国民党的投降活动
D中国人民处于民族解放与争取和平民主的十字路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05
8、

下表中,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高达100%的主要原因是(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35
9、

右图是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一场战争,中国军队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壮歌声中开赴前线。对该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战争的爆发延缓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B.大批解放牌汽车支援前线
C.战争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D.是美军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的侵略战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21
10、

1672年在巴黎出现第一本介绍服装式样的刊物《风流信使》,向世界各地传递巴
黎的时装信息。影响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有:①工场手工业的发展②文艺复兴和启蒙运
动的兴起③缝纫机的发明④世界各地区的封闭、孤立日益被打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6
11、

“当一座大厦靠两根柱子支撑而其中一根被抽掉的时候,大厦就会倾倒,然而,苏
联的解体并没有证明这个建筑学原理。”这主要是因为(  )

A.俄罗斯的崛起继续与美国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
B.欧盟推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
C.中国成为继苏联之后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核心
D.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46
12、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

A.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 B.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的空前压力
C.地区保护主义的障碍 D.劳动力成本增加和福利投入过高及失业压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18
13、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给事中杜楚客进曰:“北狄人面兽心,难以德怀,易以威服。今令其部落散处河南,逼近中华,久必为患。至如雁门之役,虽是突厥背恩,自由隋主无道。中国以之丧乱,岂得云兴复亡国以致此祸?夷不乱华,前哲明训,存亡继绝,列圣通规。臣恐事不师古,难以长久。”……太宗嘉其言,方务怀柔,未之从也。率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惟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贞观政要》
材料二:法国学者吉尔·德拉努瓦所言:“民族主义是一种非常有弹性,甚至变幻无常的意识形态。它既可以用于肢解国家,又可以用于建立国家;既可以用于建立普救说,又可以用于激发地方主义……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外壳。”
——〔法〕吉尔·德拉努瓦:《民族主义:七头蛇从未消灭》  
材料三:德意志文学的目的在于点燃“每一个德国人心中隐藏着的爱国主义火焰”,“在散乱的‘日耳曼尼亚’人中激发起只有伟大、高尚、勇敢和进步的人民才具有的那种共同体精神”。                          
——德国诗人和小说家维兰德(1733—1813)
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是普鲁士?是士瓦本?是葡萄映红的莱茵河畔?是海鸥翱翔的波罗的海沿岸?噢,不!不!不!他的祖国必须更大。”                                          
——德国诗人阿恩特《德国人的祖国是什么?》
材料四: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在国际经济关系层面,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国家为载体的经济民族主义。西方的发展经济学认为,“最简单地说,经济民族主义是指国家的这样一种愿望: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运,以及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行使主权,决定谁可以开发自然资源,谁可以参与各经济部门的活动”。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看,冷战后民族主义是许多非单一民族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民族国家的失败。
——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纵横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给事中杜楚客言论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民族主义倾向;唐太宗是怎样克服这一民族主义倾向的?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世界近现代史一例说明民族主义用于肢解国家、用于建立国家、用于激发地方主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对德国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30-40年代民族主义的不同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冷战结束后民族国家构建失败的史实两例并分析其失败原因。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