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 B.氮气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1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 B.氧 | C.铝 | D.铁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46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 B.KClO3 | C.NaCl | D.H2SO4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54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 | B.原子 | C.元素 | D.单质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3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 B.木炭 | C.甲烷 | D.铁丝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32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 B.牛奶 | C.白糖 | D.植物油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66
下列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51
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 B.电子数不同 |
C.中子数不同 |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42
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 | B.O2 | C.CO | D.CO2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84
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 B.H2 | C.H+ | D.H2O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19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 B.原子质量 | C.物质种类 | D.元素种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4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00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2个氧分子:2O | B.一氧化碳:Co |
C.3个钠离子:3Na+ | D.氧化钠:NaO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23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 B.插入燃着的木条 |
C.闻气体的气味 | D.倒入澄清石灰水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1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79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29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O2 | B.NH3 | C.NO2 | D.N2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13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
B.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05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
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
C.图2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
D.若将图3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9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67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河水 | B.自来水 | C.蒸馏水 | D.矿泉水 |
(2)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
(3)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实验室中电解水(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5)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表示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③表示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991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为缓解化石燃料短缺的状况,人们开始转向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配有可折叠帐篷,上面嵌入了很多光电板,
展开后可将转变为电能,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若3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g。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1
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压缩氯气(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所经之地绿色植被枯黄褪色;英法士兵先是咳嗽继而喘息,甚至死亡,部分逃到高高的山上的士兵活了下来;战场上的武器锈迹斑斑。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战。
(1)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推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材料2】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①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②漂白粉是一种广泛普及的杀菌消毒漂白剂,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其水溶液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HClO起到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
(1)①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题型:34
- 难度:较难
- 人气:1956
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21 |
32 |
46 |
64 |
86 |
110 |
138 |
(1)农业上,硝酸钾用作水溶性肥料,为作物补充氮和钾元素。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
①(填字母序号)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使B烧杯的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的质量为 g。
③采用一种方法使A中的固体恰好溶解。对于最终四个烧杯中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质量可能相等
b.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c.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有相等的
d.烧杯A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可能最大
(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并回收二氧化硫,反应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实际生产中,在一定温度下,配制100t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需水的质量为 t。
②以上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③亚硫酸氢钠(NaH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34
- 难度:困难
- 人气:2003
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若A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则A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 题型:35
- 难度:较难
- 人气:839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493
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干冰做兴趣实验。
(1)在降温加压时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液体,温度进一步降低,液态二氧化碳可变成雪花状固体—干冰。上述过程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如图1所示向盛有干冰的玻璃容器中加入热水,立即产生大量浓厚的白雾,在容器口涂一层洗涤灵膜,很快观察到膜鼓起(如图2),此时容器中的主要气体是 。
(3)向图3装置的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形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4)另取一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的玻璃容器,向其中加入少量干冰,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517
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均标有“10%”字样。相同条件下,用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用时间明显不同。对此,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两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装置 |
主要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 验 1 |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比观察 |
两支试管中均有细微的气泡产生 |
|
实 验 2 |
将两个相同的蜡烛分别点燃后放入两个烧杯中,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固体 |
两烧杯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两烧杯内蜡烛均继续燃烧,但加入甲瓶溶液的烧杯中,蜡烛燃烧得更明亮 |
|
实 验 3 |
向装有等量二氧化锰的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两锥形瓶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同时有现象①出现 |
【实验结论】
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与解释】
(1)实验2和实验3中,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2中,影响蜡烛燃烧明亮程度的因素是 。
(3)实验3中,现象①为 。
【反思与评价】
(1)实验1未观察到现象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和实验3分别应用了化学科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是_____和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如下启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欲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可采用的方法是 。
- 题型:33
- 难度:较难
- 人气:1266
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气体主要有NO和NO2,它们污染环境,可用氨气(NH3)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NO+NO2催化剂2N2+3H2O。若反应后得到56gN2,理论上消耗氨气多少克?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778
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的纯碱(Na2CO3)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将12g含有氯化钠的纯碱加入到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4.4g的气体(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反应所需稀盐酸的质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