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17039
  • 题量:14
  • 年级:七年级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1-09-26
  • 人气:424

内蒙古满洲里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1、

写钢楷。将下面的句子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阅读名著  增长见识   启迪智慧

 
 
 
 
 
 
 
 
 
 
 
 
  • 题型:11
  • 难度:容易
  • 人气:352
2、

注音及写汉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时(        )    散(        )    脸(        )    笑(      )
zuàn紧(       )   jué别(        )   遮bì(    )    搓niǎn(    )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6
3、

改错字.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
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各得其所   滚瓜烂孰
朱丝马迹    鸦雀无声   仙露琼浆   瘦骨鳞荀

错别字
 
 
 
 
改 正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人气:969
4、

查字典。“鸟儿唱出婉转的曲子”一句中“曲”字按部首检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检字法应查      

  • 题型:0
  • 难度:容易
  • 人气:796
5、

课后研讨与练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这是课文《散步》第四自然段,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这是课文《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254
6、

常识积累。下列作品、作者、朝代(国籍)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朱自清——中国     B.《绿色蝈蝈》——法布尔——美国
C.《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英国 D.《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明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
7、

修改病句。
①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的田径队训练。
                                       
②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3
8、

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在诗集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诗人用生动形象的    方法,把       之情表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人气:383
9、

诗文积累。填空默写(10分,每空1分)
①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何其芳《秋天》)
②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                  ”,
从中我明白了学思结合的重要;我读曹孟德的诗“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       ,把酒话桑麻”,体会到了农家的劳动生活;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畔,眼前“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美景,让人留恋忘返;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         ”令我体会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人气:878
10、

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文后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              ,在陋巷,                           。贤哉,回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吾身                   (4)不              
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吾日三省吾身”从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填空)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答: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416
11、

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完成文后小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触株,折颈而死。因其耒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触株(       )    ②因其耒而守株(        )③复得兔(  )④为宋国笑(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岂能暴涨携之去 B.人谋而不忠乎
C.以顺流而下矣 D.此何遽不福乎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2
12、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个语段,完成文后小题。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A(混、含、带)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B(莽莽、苍苍)草原、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D(扑、漫、吹)过山粱,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撤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儿,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 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涌起的波浪。
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
A             B           C          D          
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                  ”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                   ;丙文所描绘的是          的海风,其特点是                            
甲文写春风时,从多角度去描绘,请你找出相应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触觉:                                                                    
②嗅觉:                                                                     
这三段描写风的语段,你最喜欢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答: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706
13、

写作。 (一)片段练习:联想与想象训练。
本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联想和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在写作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出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
现在 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调动修辞手法把“遥望” “繁星”“ 闪烁” 三个词合情合理地扩展成一段150字左右的语段, 130字也可。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887
14、

大作文:      题目: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要求:1.有真情实感,说真话,数真情。2.文从字顺,条理清楚。3.中心突出。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5.   字数500字左右。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