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政治 / 试卷选题
  • 编号:117103
  • 题量:23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1-09-26
  • 人气:374

浙江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思品试卷

1、

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  )
①中国基本国情    ②中国根本利益     ③中国军事同盟    ④顺应时代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260
2、

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是(  )
①在许多医院,病人挂号要几天或几周才能拿到号
②许多上班族抱怨坐公交车太拥挤
③中越关于南海主权的争议
④南京市市委书记杨卫泽落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659
3、

国家设立公祭日,体现了(  )
①人们敬畏生命,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②国际关系伴随着竞争、合作和冲突
③以史为鉴,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33
4、

十二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决定撤销铁道部,由国务院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注册资金为10360亿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是(  )

A.最高监督权 B.最高任免权 C.最高立法权 D.最高决定权

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经济性质属于(  )

A.私营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5
5、

2014年3月28日,纪念西藏自治区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回顾自治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这得益于我国坚持(  )
①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②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我们的共同理想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739
6、

在我国农村的村委会是(  )

A.基层政府机构 B.基层政权组织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社会团体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038
7、

下列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①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7.4%
②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③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收入分配不均现象
④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入学难、就医难等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题型:28
  • 难度:较难
  • 人气:2139
8、

2014年11月11日淘宝网店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突破571亿,点亮全球217个国家和地区。淘宝网店的迅速发展,说明了(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153
9、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这样做有利于(  )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③实行平均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④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457
10、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于敏颁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国家设立最高科技奖,体现了(  )
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重视创新,个人荣誉高于一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国家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安定有序 D.充满活力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729
11、

小谢在一篇思品小论文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庭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晓兰的论文标题最合理的应该是(  )

A.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B.综合国力大提高,人民生活实惠多
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合理分配促和谐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540
12、

西部大开发10多年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下列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B.可以消除民族差别,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
C.有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016
13、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看看近代史,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首先是日本,持续了15年;此后是亚洲四小龙,持续了20年。像中国经济这样能够持续30多年近两位数的增长,这本身就是人类奇迹!”这个奇迹的产生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方针 B.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两型社会”建设. D.坚持“三个尊重”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5
14、

我们党和政府如此重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      ②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④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881
15、

王工程师以其专有技术作价510万元,入股深圳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除年薪外,他还有大量的股息分红。这表明我国(  )
①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
③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2
16、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领导核心
③我国将在全会结束后走上法治的道路
④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周永康、徐才厚等高官的落马体现了依法治国中的(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923
17、

国家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从2013年8月1日起执行。国家这样做(  )

A.能壮大小微企业,主导国民经济
B.可以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
D.巩固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467
18、

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邻居家的窗玻璃击碎了。一位老人勃然大怒,要求小男孩赔偿1 5美元。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掏出了钱,但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 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偿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1)请运用《行为与后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有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入冬以来,由于风速较小,汽车尾气、工业粉尘、建筑施工扬尘、空调排放、烧烤产生的油烟等空气污染物扩散不畅,苏州等地雾霾天气日益增多,日趋严重。其实每个人都是颗粒污染物的直接或间接制造者,治理治霾,全民有责。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减少雾霾、建设美丽苏州做些什么?(要求:建议要具体,至少两条)

  • 题型:33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2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宣传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9(2)班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主题班会活动,以下选取了同学在班会上讲述的两则典型事例。
事例一:2014年1月,舟山市扶贫办被评为全省“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先进集体。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低收入渔农户收入倍增”工程,不断完善“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扎实开展低收入渔农户系列救助活动。
事例二:为延续“寻找最美”的热潮,从2014年开始普陀区开展“普陀好人榜”评选活动。
“普陀好人”程继胜,长年扎根基层,凭借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成为海岛老人的“健康靠山”。在即将退休之时,百余位老人联名给卫生部门写信,希望可以让程继胜继续留在海岛为百姓服务。
(1)舟山市扶贫办和“普陀好人”程继胜分别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些方面的内容?
(2)“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主题班会活动属于先进文化建设哪一方面内容?并说说其地位和作用。
(3)为响应这一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也举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

  • 题型:33
  • 难度:困难
  • 人气:476
20、

“改革”和“民生”依然是2014年的关键词,也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李克强总理提到: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提到民生问题方面着重做好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网。
注:保基本就是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住房等多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兜底线就是对基本保障兜不住的特殊困难群众,进行社会救助;促公平就是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注重起点公平、教育公平。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把民生作为关注重点?
(2)列举生活中一实例并说说改革的重要意义。
(3)民生方面要做好“三件事”,国家应在多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完成表格。

项目
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
对策
社会保障建设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660
21、

播报新闻,传播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一: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7.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下图为1978—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1)请你从国情教育角度得出图7数据所反映的结论。
新闻二: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从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提出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
(2)从依法治国角度谈谈我国设立宪法日的现实意义。
新闻三:继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2014年10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有人在微信里留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要深化改革,就不能实行法治。请运用国情知识辩驳这一观点。

  • 题型:33
  • 难度:中等
  • 人气:871
22、

材料一:“后退哥”: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观看跨年灯光秀的群众发生踩踏事故。在踩踏事件现场视频中,有这样一幕:踩踏事件发生时,前面摔倒的人被后面陆续涌来的人浪压倒,情势失控,呼救声淹没在一片嘈杂之中。眼见人群处于危险,站在高处的几个年轻人开始号召大家齐声呼喊,“往后退!往后退!”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呼喊。
材料二:“致命细节”:经济观察报记者经过采访,第一时间复盘踩踏事件的致命细节,比如:劝不动的外滩成群“跨年一族”、对广场人流毫无概念的家长、没有安排单向通行的狭长楼梯、不懂得避让晕倒者的推挤人群、新旧举办地名称雷同易引混淆、没有周密的公共安全预案、汹涌人潮让规划设计者猝不及防、人群过于密集时未及时疏散现场等等。
(1)后退哥身上体现了哪些方面的正能量?
(2)材料二告诉我们造成踩踏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

  • 题型:33
  • 难度:困难
  • 人气:1173
23、

材料一:“用35年的时间,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开始走向全面小康,这是20世纪到21世纪初,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评价说,我们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走了上百年的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材料三:1979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哪些道理?(三点即可,6分)
(2)针对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两个方面即可,4分)

  • 题型:33
  • 难度:中等
  • 人气: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