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17766
  • 题量:16
  • 年级:七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1-09-24
  • 人气:1108

课时同步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9观舞记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颦蹙(cù) 静穆(mù) 解(jiě)数 花鬟(mán)
B.粲(càn)然 星宿(sù) 斗薮(sǒu) 嗔(chēn)视
C.婉(wǎn)转 气氛(fèn) 雏(chú)凤 妥帖(tiè)
D.蠕动(rú) 端凝(níng) 供养(gòng) 惆怅(chóu)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45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颦蹙(cù)  静穆(mù)  解数(jié)
B.粲然(càn) 星宿(sù)  嗔视(chēn)
C.婉转(wǎn) 气氛(fèn) 妥帖(tiè)
D.蠕动(rú)  供养(gòng) 惆怅(chóu)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18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憎恶(zèng)  遴选(lín)
苗圃(pǔ)  叱咤风云(zhà)
B.风靡(mǐ)  笨拙(zhuō)
分娩(wǎn)  芳草如茵(yīn)
C.解数(xiè)  吞噬(shì)
粗犷(guǎng)  呕心沥血(ǒu)
D.蕴含(yùn)  妖娆(láo)

袅娜(nà)  含辛茹苦(r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4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合悲欢 变换多姿 张目嗔视
B.举手投足 尽态极妍 叱吒风云
C.笑颊粲然 细腻妥贴 高视阔步
D.浑身解数 本色当行 疾走惊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0
5、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合悲欢 变换多姿 张目嗔视 静穆庄严
B.举手投足 尽态极妍 叱吒风云 息息相通
C.笑颊粲然 细腻妥贴 高视阔步 点额抚臂
D.浑身解数 本色当行 低回婉转 疾走惊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98
6、

下列对课文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B.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妍:美丽。
C.息息相通:比喻关系密切。息息:休息。
D.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0
7、

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①②③顺序不恰当,应调整为________。(只填序号)
  乘车时希望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竞比站着舒服。但是也应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摇摇晃晃,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他们会不会因为体力不支而跌倒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不如古人?面对老弱病残,我们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256
8、

走近冰心。
(1)【冰心作品大搜集】 你读过的冰心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其作品语言________。
(2)【冰心小诗大解读】 冰心的这首小诗告诉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繁星》(一三七)]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3
9、

学完《观舞记》这篇文章,同学们对印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老师决定举行一次“走近印度”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
(1)【收集资料】 老师让同学们搜集印度的有关资料,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收集印度的资料?(不少于三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印交往】 印度很早就与我们中国产生了联系。公元399年,东晋僧人法显经西域至天竺(印度古称),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公元629年,唐朝的一个和尚再至天竺,取经回长安。请问,这个和尚的名字是________,后来明朝的吴承恩据此写了一本小说,这部小说名叫________________。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1121
10、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
(2)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  )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960
1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B.通过观看赈灾义演晚会,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C.李老师工作很忙,经常要接待很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D.不酒后驾车,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67
12、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6个字)。
  世博会正式开园的两天时间,成都活水公园案例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追求,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其公共绿化演绎出的净水效果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赞赏。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活水公园”每天游人如织,两天共接待观众4000人,占城市最佳实践区参观人数的80%;此外,还接待了众多重要嘉宾,他们对此都作了高度评价。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更是评价成都案例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亮点中的亮点。
  “活水公园”好像一座极具现代田园风格的“街心花园”。池塘里满是芦苇、浮萍、紫萍、睡莲和茭白等植物,还有可吸附有机物的鹅卵石,这些就是污水处理的“功臣”。案例将社区和公共空间的雨(污)水进行有效收集,通过生物自洁功能的发掘,进行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人们在惊叹“污水变活水”奇观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成都用生态理念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2038
13、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问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50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40
14、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1
15、

材料链接。
材料一: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材料二: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在中国古老绵长的文化书卷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却拥有一种相同的文化情怀。但与此同时,外来的文化和风俗在华夏大地上席卷开来。雍容的西方情人节——巧克力和玫瑰的魅力让人们忘却了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狂欢的圣诞节——圣诞树和震撼的音乐让人们丢弃了火红的灯笼……
(1)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1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晶莹的瞬间
赵丽宏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徐缓悠扬、如歌如诉的琴声,轻轻叩击着听者的心,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些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门的我,告别父母,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竞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时,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庞,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疑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
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然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本文有删改)
1.第二段中写“雪花”,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为什么要两次写小姑娘的歌声?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指出标题中“晶莹”的具体含义,并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