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18198
  • 题量:16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更新:2021-09-24
  • 人气:857

福建厦门市普通高中高三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1、

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A.《国风》 B.《离骚》
C.《红楼梦》 D.《狂人日记》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96
2、

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15
3、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53
4、

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由此可见宋元之际

A.道教形成众多流派 B.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
C.理学成为儒学正统 D.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74
5、

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大力推行近代化 B.洋务派试图发展近代邮政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D.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73
6、

“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与该对联创作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诞生 B.清帝退位王朝统治结束
C.帝制复辟共和政体遭破坏 D.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37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武汉
武汉→宜昌
宜昌→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D.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44
8、

下图所示为某时期部分国际知名报刊集中报道的头条新闻(封面故事)。该事件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

A.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首次历史性会晤
B.美国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
D.冷战格局下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0
9、

“绝对空间,就其本性来说,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与上述时空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量子理论 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47
10、

“‘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

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21
11、

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A.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04
12、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 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9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
(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
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

土地
私犯
(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材料三 能否不通过武力,而通过谈判,通过立法,把革命和战争时团结拢来、胜利后却分道扬镳、各自愈益伸张主权和独立的13个邦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全国最高政府?……如果能联合,能否把这个政府设计得尽量合理,让组成政府的人们,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内,至少,是个共和国,永远埋葬君主制?
——【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四

(1)材料一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的“独特性”原因。
(3)写出材料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该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完成图13中A、B两处的填写,并分析其中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一个要点提出的直接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法律制定发展的基本因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093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922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27)肥皂、食盐、酒、皮革、煤以及类此的一切最通用和最必需的物品的专卖。……120)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那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国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样权力是违犯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1月国会通过,12月1日送呈国王)
材料二 《权利法案》本身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它的一些基本条款在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1641年的《大抗议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中已经提了出来。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把英国议会和人民一再争取和重申的原则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台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利法案》与《大抗议书》的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特点。

  • 题型:32
  • 难度:容易
  • 人气:1675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符合正义的国家,其制礼作乐兴兵攻伐都决定于天子,而不符合正义的国家则决定于诸侯。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正义”是基于秩序之上的,符合“礼”的要求才具有合法性。……他提出的关于正义的观点都源自于对礼崩乐坏时代的不满,认为欲达到正义就要克己复礼,回归尧舜禹和周公之治。
——王菁菁《柏拉图与孔子的正义观:比较与启示》
材料二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柏拉图以思想家的敏锐眼光,看到了雅典近乎无序的状态,分析其原因之所在,表现出对社会纷乱的担忧。同时,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呼吁、倡导一种和谐与稳定的理想社会观。
——侯典芹《孔子与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观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关于国家“正义”的核心思想。他们关注“正义”的原因有哪些相似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统治者的要求。与柏拉图相比,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有何特点?

  • 题型:32
  • 难度:容易
  • 人气: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