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0637
  • 题量:28
  • 年级:高二
  • 类型:专题竞赛
  • 更新:2021-09-16
  • 人气:2059

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二历史模拟提升】2

1、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
①解放思想    ②建立社团    ③兴办学堂    ④创办报刊    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85
2、

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要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69
3、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79
4、

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    )

A.颁布变法法令
B.游说外国人支持
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
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为军机章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6
5、

下列对于百日维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19
6、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负担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以失败而告终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72
7、

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主要原因都是

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
C.封建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D.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40
8、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64
9、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86
10、

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背景是
①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两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③两国都形成了改革维新的力量
④两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都支持变法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5
11、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 B.参加者 C.时间 D.地点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04
12、

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0
13、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确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1
14、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收支相抵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 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的局面
C. “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8
15、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   )

A.遗嘱法 B.财产等级制度
C.解负令 D.建立“四百人会议”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8
16、

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途径。下列改革实现解放生产力或推行新的生产方式而加速社会转型的有(   )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俄国1861年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56
17、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

A.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B.都建立起了民主的政治制度
C.都对本国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
18、

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在其中一张人口调查表上写道(如下):据此我们不能推断(   )

A.该人是俄国沙皇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1861年改革后,地主仍有较大势力
D.该人以地主代表自居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40
19、

近期,乌克兰局势突生变故,克里米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下历史事件,与克里米亚紧密相关的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苏联卫国战争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华约”建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27
20、

【原创】下列对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特点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小国寡民”便于雅典公民直接参与民主政治②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小国寡民”城邦的独立发展③“小国寡民”的特点最终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④“小国寡民”的特点自始至终不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46
21、

【原创】我们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主要是因为①外交近代化的开始②经济近代化的开始③教育近代化的开始④最早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65
22、

【改编】“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下列变法措施反映上述结果的是(     )
①户籍什伍制     ②连坐法     ③奖励耕织     ④奖励军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8
23、

【改编】下列历史事件的评价,与当时的历史发展不相符合的是(    )

A.东汉·王充《论衡》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B.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对北魏均田制的评价:“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C.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D.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14
24、

【改编】经过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准备的条件是(    )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权 ②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资金 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21
25、

【改编】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其中有利于“贷物通流,而国用饶矣”的是

A.免役法 B.保甲法 C.市易法 D.青苗法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1
2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1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自废(佛)已来民役稍希(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西定妖戎,国安民乐,岂非有益?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于会昌五年 (845)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令天下诸寺限期拆毁,没收寺产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僧尼迫令还俗者共二十六万零五百人。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武帝唐武宗灭佛的影响。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02
28、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教育存在的弊端。(3分)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