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2191
  • 题量:2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月考试卷
  • 更新:2022-01-11
  • 人气:1327

江苏东台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

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不同的文明形式。下列文物是考古学家在我国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它们所反映的文明形式是(   )

A.农耕文明 B.工业文明 C.海洋文明 D.商业文明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08
2、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为什么秦国的士兵那么能打,就是有一个很强的刺激在鼓励着他们。这个很强的刺激是指(    )

A.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B.奖励农耕政策的刺激,多生产粮食,可免除徭役
C.奖励军功政策的激励,以获取军功,受赐到田宅
D.严明法令政策的影响,连坐法让大家彼此监督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860
3、

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33
4、

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汉武帝如此尊重他,主要是因为董仲舒

A.率领军队,打击匈奴 B.推动实现大一统
C.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 D.编成了《史记》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52
5、

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历史的常见现象,下列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中外文明交融成果的是(   )

A.长城 B.赵州桥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敦煌壁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7
6、

有文章对某一制度作如下评价:“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那么该“制度”是(     )

A.科举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2
7、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加快发展陆路交通 B.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53
8、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5
9、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6
10、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6
11、

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据你所知,此作品的体裁属于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496
12、

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息倭寇之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52
13、

同桌给你出了一个谜语,谜面是:“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火炬在那里点燃。”谜底是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印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73
14、

下面一段是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一个宗教的教义:“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此教义属于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8
15、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由表示人物、走兽、禽鸟及各种器物的象形符号构成,古朴而奇妙,凝聚着古人类的智慧。发明该文字的是(    )

A.古代希腊人 B.古代罗马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两河流域居民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66
16、

某学者评价说: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是(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83
17、

美国内战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前,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19
18、

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人物是(    )

A.卡尔·本茨 B.莱特兄弟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54
19、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建立在下列哪位科学家的重大理论基础上(      )

A.爱迪生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28
20、

列宁说:“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14
21、

“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2
22、

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38
23、

新华网新德里2012年3月29日电,国家主席胡锦涛29日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就中印关系发展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交换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二战后,面对印度人民的反英浪潮,英国在印度实行了(     )

A.“分而治之”的方针 B.中立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武装干涉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76
24、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
①杜鲁门主义提出         ②马歇尔计划实施         ③北约组织建立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8
25、

下列关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越来越大
②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9
26、

在人类历史艰难行进的过程中,总有几页与战争相伴。仔细观察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如果把战争临时归类到“政治领域”,那么上述有两幅图片应该属于“经济领域”。请写出序号:              ,并写出这两次事件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图片D的场景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图片E事件发生后不久,该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件?图片I与某一场战争有关,请写出名称。
(3)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1分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155
27、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根据材料分析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是什么?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哪个军事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材料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四  下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

(3)材料三、四反映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2分)
材料五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4)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2162
28、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1)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哪一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
(2)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其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 “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疫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3)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使欧洲“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的会议是什么?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90年代欧洲联合的表现是什么? 这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的兴衰沉浮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