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 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61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
C.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53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5
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小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A.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 B.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C.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65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0
191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梅光迪说了这样一段话:“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与文之文字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吾辈言文学革命,须谨慎以出之。尤须先精究吾国文字,始敢言改革。欲加用新字,须先用美术以锻炼之,非仅以俗语白话代之即可了事也(俗语白话固亦有可用者,唯必须经美术家之锻炼耳)。如足下言,乃以暴易暴耳,岂可谓之改良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是梅光迪针对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文学革命而发出的 |
B.梅光迪对文学革命中的白话文改革持反对态度 |
C.梅光迪认为白话文没有美学价值,没有用处 |
D.梅光迪对于文字改革的态度严谨认真,有可取之处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82
“教士是眼睛,给人指明道路;贵族是手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王;平民是人体的下肢,支撑着政治机体的上层部分。”中世纪最盛行此观念的地区是
A.英格兰 | B.法兰西 | C.俄罗斯 | D.阿拉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6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59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8
下面是20世纪50-80年代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从表格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 | B.战后资本主义各国陷入经济危机 |
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比西欧快 | D.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45
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
B.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
C.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
D.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6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
C.阐明了对现实的关注 |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78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汉及其海权论》
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
(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
(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86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关于青苗法,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认为)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材料二(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数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三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起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然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59
【选修2—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近代上海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过博马舍的剧本后惊呼:“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该受尊敬的事物。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卢梭的主要思想。
(2)材料二中路易十六的惊呼给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6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国有利?(2分)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说明成因。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国际矛盾?(2分)指出其实质?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77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拿破仑和华盛顿都是近代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但他们一个做了皇帝,另一个却拒绝称王。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中的原因。
(2)基于上述回答,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