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235
  • 题量:37
  • 年级:高一
  • 类型:月考试卷
  • 更新:2021-08-19
  • 人气:1380

辽宁省开原高中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卷文

1、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30
2、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95
3、

《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说:“立国七十一,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实际上,见于《春秋》经传的一百七十余国。这表明:

A.对西周封国数量存在分歧
B.对西周研究缺乏史实依据
C.西周确定了华夏文化主体
D.分封使周天子权威被削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55
4、

秦朝“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A.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57
5、

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革除东周以来政治弊端的重要决策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确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以法治理国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79
6、

隋唐三省六部制度,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防止权臣违规,有关重大国计民生问题按照三省的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户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51
7、

清代官方著作《历代官职表》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13
8、

关于希腊公民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B.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
C.公民依据个人财产的多寡,享有不同的参政权
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92
9、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商业贸易的高度发展 B.独特的地中海气候
C.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D.临海多山的地理位置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22
10、

为了维护人类社会的正义、公平,追求文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类创造了法律。由于体系完备,影响广泛而被恩格斯称之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的法典是

A.中国的《法经》 B.《查士丁尼法大全》
C.英国的《大宪章》 D.《法国民法典》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12
11、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当选后应宣誓。第一位宣誓者
①开始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
②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③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④是首位共和党执政的美国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8
12、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6
13、

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以
①请国王重新任命  ②集体辞职,宣布下台  
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④重新选举首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09
14、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07
15、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议会有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
C.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D.军国主义色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24
16、

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Washington’s Farewell Address)中,一再告戒“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9
17、

1787年宪法中规定,必须由人民投票决定的有
①具体的法律  ②总统的产生   ③议员的产生   ④最高法官的确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53
18、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9
19、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
②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l50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
③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④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52
20、

下列关于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两个阶段 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③两者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不同          ④革命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始终没有变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35
21、

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征,成王败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电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84
22、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
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99
23、

建国以来,我国建立的新型政治民主制度包括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④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72
24、

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26
25、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王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A.王建国 B.向小康 C.李文革 D.周跃进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4
26、

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
①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湾一小股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43
27、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属于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C.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D.前者自治权较小,后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76
28、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声称:“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这表明

A.恐怖主义已构成对全世界的威胁
B.美国将自身的安全扩大到世界范围内
C.凡是反对恐怖主义的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
D.美国借反对恐怖主义建立单边世界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09
29、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利益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76
30、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是:
①美国的扶持                ②民主化的改革
③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  ④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购军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20
31、

西欧的崛起、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使得国际格局由美苏两极走向
多极化趋势。对此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美苏两国的霸权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B.是国际力量对比消长的结果
C.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趋势
D.是国际恐怖主义的结果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78
32、

尼克松在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16
33、

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联合国 ②欧盟 ③亚太经台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⑤WTO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4
34、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74
35、

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大增,日本越来越不满足”经济强国“的地位,积极谋求与之相应的”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军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长任理事国的席位。下列说法中不能表明上述现象的是

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B.日本的行为违反了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C.日本妄图操纵国际事务,加紧争夺国际政治领导权
D.日本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维护了世界和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51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欧洲
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互相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请回答:
(1)戴高乐总统在对记者的谈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2)为了走向联合之路,西欧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西欧的崛起和联合自强对欧洲、美国及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026
37、

2005年4月29日连战在北犬演讲时提到:“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请结合国共两党历史上两次合作及其结果的有关史实。写一篇《和则两利 斗则两伤》历史小论文。 (注意: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②史料充分,史论结合。③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④不得超过l00字)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