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五高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河洛地区指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洛阳素以“九朝古都”享誉国内外,根本原因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决定了河洛文化的起源。之后朝代兴替,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河洛文化有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诞生、成长、发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图”“书”画作八卦,此即《周易》的来源。后来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学、佛学等也均起源于河洛。周公营建洛邑,并在此“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致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管理图书的官吏。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写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对我国政治、军事等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新传入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千百年来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
“河洛王者之里”。特珠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象征,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儒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此后,儒学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东汉时期,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五星聚奎,伊洛钟秀”。程颐、程颢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学体系,被称为“洛学”,后经朱熹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可见,儒学发展于东汉经学,成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主线和核心。其他如史学、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无不如此。
河洛居天下之中,有超越一般地域文化的兼容特征。有人把它比作漩涡,言其既有强大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洛阳出土的外国钱币,有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日本和同开尔银币、尼泊尔银币等。福先寺,既有武则天御书碑文,还有印度僧人阿弥真那、日本僧人荣睿等禅居修法的场所。佛教源于印度,来中国后,扎根于洛土,并在河洛发扬光大。河洛人对外来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出高度的理解和接纳,北魏时,洛阳被称作“佛国”,龙门石窟就是历史的见证。(摘缩自韩石萍《河洛文化的特征》)
下列关于“河洛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洛文化诞生于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显示出河洛人的个性,也反映了河洛人的胸怀。 |
B.河洛文化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
C.河洛居天下之中,河洛地区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先进,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
D.中国古代文化中,易学、儒学、佛学、道学都起源于河洛,河洛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说伏羲得“河图”“洛书”而作八卦,后来文王和周公分别为《易》作卦辞爻辞,才使易学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学说。 |
B.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曾登门向他请教“礼”,因而周公被历代儒家尊为“元圣”。 |
C.儒学从诞生到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创立的郑学,北宋程颐、程颢建立的洛学均是变革的产物。 |
D.洛阳曾出土多种外国钱币,福先寺也曾有外国僧人落脚修法,这些都体现出河洛文化就像漩涡一样的特征。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代兴替,中原逐鹿,使得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等特征,而稳居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
B.佛教传入中国首先在洛阳落脚,使洛阳白马寺能以“祖庭”“释源”的身份成为中国佛教早期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 |
C.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影响大而远,可见他对河洛文化是有贡献的。 |
D.无论是“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还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历史记载,都表明河洛文化根深源长,影响深远。 |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1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深恨之恨:嫉妒 |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 |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给予 | D.命引出,将戮之引:拉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后 / 以其谅直 / 无私乃舍之 |
B.及帝杀王轨 / 之仪 / 固谏帝 /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
C.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帝 /怒 / 欲并致之于法后 / 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
D.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 题型:45
- 难度:较难
- 人气:142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
简要赏析上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 题型:18
- 难度:较难
- 人气:86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2)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 。
(3)《陈情表》中作者感慨“从外亲上说,没有人为家中人穿孝服,从经济看,连个使唤童仆也没有”的一句“ ”。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人气:17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声去了,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着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了鼓槌和号角,他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他说。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他说。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色的月光。战马依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二段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开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作了铺垫。 |
B.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
C.在梦境中“我”与最想见的男性周瑜相遇,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动,由初见周瑜时的“发抖”到交流后分离时的“打着哆嗦”,到想抓住他的手而不能,因时光阻隔,难以再见,最终以流下了泪水作结。 |
D.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逼人的英气”,所以尽管他“英雄气短”,仍然是 “我”最希望与之相遇的人。 |
E.这是一篇从女性的角度看待英雄的微型小说,小说除主题新颖之外,更让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暗示的表达技巧。
与“我”进行交谈的前后,周瑜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不同?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文章中几次写到的“鼓角声”的作用。
有人认为《与周瑜相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又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请据此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95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 5分)
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路 过
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
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
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
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
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
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了。
幸甚啊,幸甚!归去来!
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
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
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 “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
《归国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五柳先生传》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 |
B.陶渊明仕途经历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宫归隐。 |
C.本文基本按时间顺序展开,结构完整。“幸甚啊,幸甚!归去来!”一段上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最终归隐的肯定和欣喜。 |
D.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文章评叙结合,多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多次使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丰满可信。 |
E.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
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哪些?
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
文中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弥满花香的所在”?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52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陈总工程师___________地钻研无线电接收技术,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②越南政府出资雇佣大量民船,出动军舰,___________地经营南海争议经济区。
③为了争得这个项目,30多家公司负责人各显神通,___________接近设计者。
A.殚精竭虑费尽心机处心积虑 | B.殚精竭虑处心积虑费尽心机 |
C.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费尽心机 | D.费尽心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5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河南省首家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日前开工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有助于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科学指挥,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
B.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
C.被奉为西方现代派小说鼻祖的卡夫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表现主义写法,生动描绘了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恐惧、迷惘。 |
D.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当致力于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48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龙在我国古代始终代表一种神性,又是九五之尊的象征,,,,,,,以增加人民对于龙的敬畏之情。
①虽然龙舟竞渡的风俗习惯长江之南凡有河流处即通行
②服装艺术上随便用龙是受禁止的
③且逢年过节舞龙灯的习俗具有全国性
④每逢天旱,封建统治者就去庙中祈雨,把应负责任推到龙王身上
⑤是广大人民娱乐节目之一
⑥但另一方面,南方各地任何县城必有龙王庙
A.①③⑥④②⑤ | B.②①⑤③⑥④ | C.③⑤①⑥④② | D.⑥④①③⑤②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①,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②,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未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精神领域,③,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766
你与同桌相处融洽,亲密无间,但最近发现他学习上很松懈,有时还会向你借作业去抄答案。请说一段话,既不伤害友情又能帮助同桌改正错误。(字数不超过60字)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2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朝野史大观》中记载: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有人投其所好送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志圻看都没看,就原封退回。有人劝说他看看也无妨,冯志圻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会爱不释手,索性不打开,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题型:20
- 难度:困难
- 人气: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