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备考总动员高一历史模拟提升】1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84
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06
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13篇之多。可以说(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 |
B.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 |
C.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 |
D.“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83
东汉崔蹇《政论》记载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该工具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68
清代《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而考古资料表明其最早的瓷业遗存在晚唐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作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是景德镇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瓷业遗存,填补了景德镇地区唐代瓷窑遗存的空白。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有
①清代县志距汉代年代久远,故不可信
②景德镇制瓷的历史可能早于唐代,但须证实
③县志记载须得到考古证实,方可采信
④考古发现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不足,应当重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63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代最可能发生的事情
A.隋朝大运河开通 | B.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法 |
C.元中书令脱脱专权 | D.林则徐虎门销烟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2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官营、民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阻碍作用
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32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 B.百工亦为本业 |
C.农工比重适当 | D.农工任其消长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29
清《景德镇陶录》载:“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
B.制瓷业开始兴起 |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66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下列用词排列正确反映了上述三种观点的是
A.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 B.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
C.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 D.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44
“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
A.哥伦布 | B.迪亚士 |
C.达·伽马 | D.麦哲伦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76
《白银资本》中指出:“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造成欧洲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 B.宗教改革 |
C.新航路开辟 | D.汽船发明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94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是因为 ( )
A.此前未出现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 |
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
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 |
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解体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29
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是 ( )
A.欧洲西南部地区 | B.欧洲南部地区 |
C.欧洲西北部地区 | D.南美洲地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59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
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
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
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55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8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74
在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的过程中,它先后打败了 ( )
A.荷兰、西班牙、法国 | B.西班牙、荷兰、法国 |
C.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 D.葡萄牙、荷兰、法国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9
对下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
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
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6
【原创】.......南朝时期南方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本段材料是意在说明
A.南方的经济实力其实已经逐渐超过了北方 |
B.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
C.南方物资供给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
D.南方的政治清明正在带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42
【原创】“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明显的降低了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也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也大大的增加了,据史料记载当年英国甚至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请问,对于该项改革正确的评价包括( )
①该项改革使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②该项改革使民主主体得以扩大至普通公民
③该项改革是在以和平的方式在削弱贵族的保守势力
④该项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更多政治权利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00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52
某班探究课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一位同学出示了以下图片,他想说明的观点应是 (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 B.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
C.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26
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加紧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18
1900年马应彪在香港成立先施公司,主营百货、旅馆、游乐场等业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二价与全球货
1917年10月上海先施公司在南京路正式营业,“先施”源于《中庸》的“先施以诚”,其英文名称“Sincere”,意为诚挚、不掺假。先施公司以“创始不二价,统办全球货”为经营方针,学习西洋百货业,在中国率先采取明码标价的“不二价”,摈弃“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传统交易方式,先施还每年举办让价促销,让顾客们感到“不二价”绝非僵硬。
材料二 新产业与女营业员
大型综合商场的“吃喝玩乐俱全”源于先施公司将娱乐和商业捆绑,其每设一个商号都以酒店或娱乐中心配套。此外还兼营其他行业,如汽水厂、化妆品厂,还有先施人寿保险公司、水火保险公司和信托银行等。
先施公司是聘用女营业员第一个“吃螃蟹者”,其招聘女营业员的启事张贴月余无人应聘,马应彪的妻子霍庆棠和两个妹妹主动请缨担任化妆品部的售货员,先施“三个女人同台站”的新闻震动上海。
材料三 创伤与新生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一枚炸弹在先施公司东南角爆炸,炸死炸伤职员、顾客、行人近千人,先施公司损失惨重;上海沦陷后,先施公司受到日军强制管制;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美货倾销中国,先施公司受此影响,元气大伤,资金枯竭。
新中国成立后,先施上海百货1954年公私合营,成立国营上海时装公司。先施公司本部经营重心移至香港,存续至今,并于1993年重返上海南京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先施公司创办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一、二概括先施公司的经营特点,材料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与社会思潮?
(3)据材料三分析影响先施公司发展的因素。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243
国家权力的分布与政策的实施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南北朝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到北宋时期,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就连此前皇室内部影响皇权运作的宗室、外戚、后宫、亲王甚至皇太子等力量,也基本从政治上淡出。官吏全部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与地方在各方面具有政务的运作中走向一体化,皇帝本人也走到了处理国家政务的前台,“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州县----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说明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中国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的变化及成因。
材料二 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学者主张在中国实行统制经济。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统制经济源于苏联的计划经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经济遭遇到严重的危机,世人“一闻苏俄计划经济之成绩,安得不靡然风起,视为宝典”。马寅初还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贫弱之国,除统制之外,殊无法抵抗其潮流也。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将锐利的笔锋指向打着“经济统制”旗号的官僚资本: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摘编自钟祥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统制经济思潮》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30、40年代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观点前后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西欧15~18世纪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者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自己的政策主张,工商业阶层希望得到国家的有力保护。在整个重商主义时代,国家干预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
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十分危险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朝廷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扩大政府职能,主张国家干预。凯恩斯经济学很快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并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3)以“政府权力与市场关系”这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 题型:32
- 难度:较难
- 人气: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