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4953
  • 题量:15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更新:2021-09-10
  • 人气:1934

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1、

地图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下图可用于了解(   )

A.西周分封列国 B.战国诸侯兼并
C.汉初郡国并行 D.五代十国形势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6
2、

明代中叶,昆曲兴起并逐渐成为戏剧主流。在江南,不仅城乡公开演出,士大夫的厅堂也成为表演场地。代表作品《牡丹亭》描述了女子追求自由爱情等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昆曲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②江南经济繁荣有利于昆曲的发展
③戏剧作品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   ④今天的京剧就是由昆曲发展而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19
3、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结论
A
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
南方正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
宋英宗时,“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军费成为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
C
《农政全书》记载,松江地区“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
手工纺织品的质量不如机器纺织品好
D
清政府认为宁波税额较轻,“恐将来赴浙之洋船日众”,日久生弊。
清政府中断了中外贸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7
4、

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33
5、

1941年,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题作过报告,并要求“不尚空谈”。以下符合此精神,且发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有(   )
①召开遵义会议    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签署《双十协定》  ④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86
6、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的一张宣传画,画中文字意为“中国正在帮助我们”“救援中国!”这说明抗日战争(   )

A.是最早开始的反法西斯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C.是全民族联合一致的反侵略战争
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59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分别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找到了大庆、大港和胜利等油田,震惊了世界。以下各项与这些成就相关的是(   )

A.相关科技理论的指导 B.“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C.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D.苏联和美国专家的帮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4
8、

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   )
①恢复高考制度                  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③设立经济特区                  ④分配制度改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09
9、

有学者将某一时期称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的时代。下列各项最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公元前5世纪:罗马帝国的扩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14-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18-19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摇滚乐的流行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11
10、

“自由的巴黎,它给法兰西作出榜样,尊劳动为至高无上的主人来支配发抖的老板们……”这首法国诗歌反映的是 (   )

A.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颁布
C.第一帝国诞生 D.巴黎公社建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97
11、

1944年,苏联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由于固定卢布汇价、交流经济情报等规定,最终没有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这表明(   )

A.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B.美国准备实行“冷战”政策
C.苏联担心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D.苏联将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23
12、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   )

A.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B.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C.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 D.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72
13、

横向的交流与融合使人类各文明创造的成果能够在短期内为人类所共享,从而使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材料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流行。公元819年,韩愈向唐宪宗上《论佛骨表》,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佛舍利)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1)概括材料一中韩愈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这种态度在宋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近代以来,从欧洲发端的工业文明迅速席卷世界,对东方的古老文明构成了猛烈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土耳其、印度三国是如何应对工业文明挑战的?
材料二     面对现代化潮流,中国近代思想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现代化理论。19世纪40至90年代,中国先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观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和严复引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共同构成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者公开提出“西化”的目标,宣布要“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随后,“现代化”一词逐渐代替了“西化”。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认为,从前我们常说要西洋化,现在常说我们要现代化;西洋文化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现代的”;中国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因此主张对中国文化实行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改造。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中、西文化主体地位变化的角度,评述中国现代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64
14、

文学和艺术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历史,反映着现实。

上图是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创作于1768年的油画《空气泵实验》。画面整体呈现暗色,画面正中亮色部分描绘了一场实验。抽空了空气的玻璃杯中,小鸟已经奄奄一息。实验者正在仔细观察实验的结果。他的家人和朋友围绕周围,其中一位朋友平静地向一位妇女及其女儿解释眼前的情况。妇女用手遮掩着眼睛,不忍观看,女儿紧紧靠拢母亲眼睛望向空中。坐着的男士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正在观看实验者的操作。站着的年轻人面带喜色,似乎理解了实验中的道理。
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启蒙运动。请结合所学,从创作时代、画面内容和明暗喻意三个方面论证此观点。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3
15、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盐商肆虐,俨然如专制时代之帝王,于其权力所支配下之岸区,可以自设巡兵,检查行人”。一些盐商“泥浆沙粒,米汤苦滷,任意掺杂”。各省军阀截留盐税、违法滥加附税、巧立名目的现象普遍。“海内志士,大声疾呼,提倡改革”。国民政府“财政上实无法弥补,只有整顿盐税”。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新《盐法》,被称为“民国史上的大事件”。
依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颁布新《盐法》的原因。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