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5604
  • 题量:16
  • 年级:高三
  • 类型:高考冲刺
  • 更新:2021-09-09
  • 人气:189

山东潍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1、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中国古代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需求 B.宗法观念的延续
C.儒家道德的影响 D.社会习俗的约束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17
2、

“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孝廉、秀才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秀才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旨在说明唐代科举制

A.继承了选官方式 B.促进了经学发展
C.扩大了举荐范围 D.淡化了门第出身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8
3、

宋朝的户籍制度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划分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等级观念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征收赋税的需要 D.社会管理的需求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00
4、

“学者与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以及古典思想的魅力,他们在世俗舞台上首先表达了这些思想。”材料描述的是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05
5、

1828年,一名德国旅行者把英国描述为一块“每年都有近乎神奇的新创造进入生活”的土地。当时英国的“新创造”来自

A.颁布《航海条例》 B.提出经典力学
C.创立责任内阁制 D.开展工业革命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12
6、

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 B.主张“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 D.倡导“实业救国”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61
7、

“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上述认识的历史背景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中国民主革命胜利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81
8、

有学者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每年数百个讨论的议题进行统计发现,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政局变化 B.冷战重心东移
C.朝鲜半岛分裂 D.意识形态相同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93
9、

“会议坚信,本宣言和各项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中所规定的条款的实施,将使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从此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地在国际和平大家庭中起他们的作用。”这次会议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D.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2
10、

下表摘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其变化趋势反映了

A.产业结构的调整
B.发展方式的改变
C.企业性质的变化
D.经济体制的变化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48
11、

我国学者在研究“全球化与第三世界”问题时,提出了下列不同观点。

学者
观点
出处
房宁
“利益损害说”
《世界潮流中的国家利益》,载《北京青年报》1996年7月
俞可平
“机遇说”
《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吴易风
“有利有弊说”
《全球化的二重性》,载《当代思潮》2000年第6期

 
这说明
A.只有“有利有弊说”具有合理性
B.研究视角不同会形成历史观点差异
C.时代不同会制约对历史真相的认识
D.研究者的身份会影响历史结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0
12、

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27
13、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象一 文官制度
随着社会化大工业及城市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国家事务千头万绪,必须加强政治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担任官吏;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
——程西筠《从恩赐官职到择优录取》
(1)概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合理性。
现象二 劳工福利
1878年英国实行“工厂与工场法”,限定了工人的最高工作时间。
1897年英国制定工人赔偿法。
1908年英国制定关于老年津贴的法律。
1911年英国制定了“国民保险法”。
——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2)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劳工福利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现象三 帝国主义
下图是《欧洲人对帝国主义的一个幻象》,它揭示了西方人对于帝国主义的理想化看法。图中一位白人修女教乌干达女孩怎样使用缝纫机。画面明确地将虔诚的、美丽的欧洲妇女和谦卑、举止端方的孩子们进行对比。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060
14、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明治维新)的确是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
材料二 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6
15、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自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机制是如何“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2)据材料指出促使美国政治机制形成的条件。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372
16、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西斯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主要动力;而法西斯主义就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毒瘤,是帝国主义追求霸权的一种最疯狂的表现。
——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坐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对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进行了处置,联合国取代了无能的国际联盟,五大国共享“否决权”,中国的大国地位得以确立,欧洲中心不复存在,美、苏分别成为半个世界的领袖。
——齐涛《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
(1)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评述雅尔塔体系。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