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10-09
  • 题量:39
  • 年级:高考
  • 类型:高考试卷
  • 浏览:1791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上海卷)

1、

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A. 伯里克利 B. 希罗多德 C. 柏拉图 D. 罗马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92
2、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 公元前5世纪初 B. 公元前5世纪末
C. 公元前6世纪初 D. 公元前6世纪末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0
3、

根据所学的知识,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
image.png

A. 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
B. 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 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 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50
4、

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 波斯文化的传播
B. 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 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 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98
5、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 开展世俗教育 B. 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 自由探讨真理 D. 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63
6、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

A. 国主 B. 领主 C. 盟主 D. 君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5
7、

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

A. 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 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 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 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7
8、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73
9、

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 匈奴、契丹、满族 B. 契丹、鲜卑、匈奴
C. 女真、鲜卑、匈奴 D. 匈奴、鲜卑、契丹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44
10、

该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   )

A. B. C. D.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24
1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 汉朝的丝绸之路 B. 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 明朝的朝贡贸易 D. 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1
12、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 春秋战国 B. 秦汉 C. 隋唐 D. 两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99
13、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 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1
14、

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 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 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 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 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8
15、

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伏尔泰 杰弗逊 圣西门 卢梭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29
16、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 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 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 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 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11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

A. 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 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9
18、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 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 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 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 美元逐渐升值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5
19、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 《斯大林传》 B. 《大独裁者》(电影)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 《二次大战三巨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70
20、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 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 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 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 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85
21、

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 结束越南战争 B. 执行"莫洛托夫计戴"
C. 撤出古巴导弹 D. 签订《华沙条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54
22、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
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02
23、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 求强求富 B. 变法维新 C. 共和革命 D. 民主科学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29
24、

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 ③书目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55
25、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南京国民政府 D. 重庆政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70
26、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A.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8
27、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 与尼克松会面时 B.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 出席万隆会议时 D.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9
28、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6
29、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

A. 上海工业化一瞥
B. 改革开放在上海
C. 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 上海,红色的摇篮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80
30、

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   )

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79
31、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 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 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 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46
32、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62
33、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 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 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 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 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82
34、

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                             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55
35、

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
(1)按示例填写表格。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41
36、

时代与史家
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2
37、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1
38、

辛亥革命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l1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7
39、

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来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