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6685
  • 题量:23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2-01-13
  • 人气:125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校初三下期第六次限时训练历史试卷

1、

柳宗元评价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朝(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允许土地买卖 D.建立丞相制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81
2、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16
3、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440
4、

“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最能证明马戛尔尼这一推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北伐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80
5、

1878年,西方报纸评论:“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 与材料中的成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左宗棠大败阿古柏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黄海撞日舰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3
6、

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79
7、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3
8、

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30
9、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98
1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进史。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10
1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86
12、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中共“七大”的召开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63
13、

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中共假和谈,真内战 B.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27
14、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0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民族战歌,曾经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长沙人(    )

A.鲁迅 B.冼星海 C.田汉 D.聂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35
16、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34
17、

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17
18、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华罗庚 C.邓稼先 D.袁隆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94
19、

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

  • 题型:9
  • 难度:较易
  • 人气:1285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建国初,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合作、积极进取,1953-1957年在经济、政治领域各取得什么重大成就?
(3)根据材料二,说说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35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5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5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5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4年3月3日在国会突然表示,将继承向被日本侵略国家和殖民国家谢罪的“村山谈话”。他称,“我国(日本)曾给很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关于此认识,我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他还强调,“安倍内阁从未否定过日本侵略和殖民地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5年前”、“155年前”、“115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在近代史上,日本曾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中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通商口岸的开放与以往比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其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567
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18
23、

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有过怎样的探索和救国方案。(各举一例,2分)
(2)1921年中共建立,以哪个国家的革命道路为蓝本进行探索?
(3)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他这一认知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开创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4)中共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遭遇怎样的严重挫折?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共独立解决内部军事和组织问题,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 题型:36
  • 难度:容易
  • 人气: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