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2021-09-09
  • 题量:14
  • 年级:高三
  • 类型:月考试卷
  • 浏览:716

广东佛山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检02文综历史试卷

1、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描绘的是

A.王位世袭制 B.封邦建国制
C.郡县 D.礼乐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95
2、

古代民众生活艰难的现象,战国时期的记载大多类似“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西汉以后多有类似“卖田宅、鬻子孙”的记载。这种变化反映了

A.战国时期井田制得到完善
B.汉代民众生活更加艰难
C.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D.商品经济呈发展趋势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02
3、

“它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土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它是

A.孔孟儒学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李贽思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84
4、

口口口口的目标是消灭军阀和清除帝国主义的特权,随着口口口口的进展,民族主义使革命阵营团结,而社会革命却使革命阵营分裂。许多城市出现“拥护蒋总司令”、“驱逐鲍罗廷”的相同标语。材料中口口口口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42
5、

1932年,中共中央开始对毛泽东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批判,共产国际对此并不反对,但明确反对中共中央撤销毛泽东职务的做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
B.毛泽东是中共中央事实上的领导核心
C.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存在尖锐矛盾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完全正确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64
6、

1955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说:“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表明中国政府

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愿意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5
7、

下表为我国市场化指数变化统计:

年份
1979
1980
1983
1985
1988
1992
2003
指数
24.9%
30%
40%
50%
60%
63.2%
73.8%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6
8、

史学家发现古雅典政治虽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是下列情形中哪一种却不可能实现

A.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
B.大敌当前,雅典人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提前回国,得以建立战功
C.雅典民主制度成为某些希腊城邦效法的榜样
D.公民人数不断增多,占据居民的主体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39
9、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

A.只是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 B.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
C.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D.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14
10、

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马克思主义 D.进化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55
11、

“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意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
①自由主义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7
12、

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领域是“国际工作,人道主义工作”。据此推断获奖的人是

A.丘吉尔 B.马歇尔 C.斯大林 D.尼克松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89
13、

美国史学家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在海内外有巨大影响,以下材料均来自此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目录摘编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
1.2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
1.3新的综合思考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3.1政治结构
3.2经济制度(土地和税收制度国家收支)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4.1中国社会 (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
4.2思想潮流
第五章 对外关系
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材料二 “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动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三章3.1与第四章4.2中可能涉及哪些内容。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1949—1956年“近代中国”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天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的天地”有哪些表现。
(4)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对“近代中国开端”这一问题所持的观点。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3
14、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内容、地理范围
公元前2世纪
古希腊
波利比奥斯
《历史》
记载罗马扩张的历史。地理上除罗马之外还记载了地中海周边世界。
公元前2—1世纪
中国汉朝
司马迁
《史记》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地理上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6世纪初
威尼斯
萨贝利科
《恩奈阿德》
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摘编于齐世荣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抗战史学既有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史学;既有改良主义史学,也有文化保守主义史学一……通史以致用,成了史学家们普遍的学术倾向。……内容上:一是弘扬民族气节的历史人物传记的大量出现,历代的节义之士受到极大的关注,二是国史的编著上……企图以祖国的光荣史迹来增强民族自信,来鼓励抗战精神,三是大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史,四是反击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与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2)据材料一说明,与古代历史学家相比,16—18世纪的欧洲历史学家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史学的特征并分析呈现这些特征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历史学家的视野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