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说明
A.秦国经济较其它诸侯先进 |
B.秦国政权聚敛资源能力强 |
C.秦国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 |
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45
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君主专制的减弱 |
C.儒学地位的提高 | D.世家大族的出现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43
《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 | 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 | 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58
下图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年代 |
明洪武26年 公元1393年 |
明万历28年 公元1600年 |
清康熙39年 公元1700年 |
清乾隆59年 公元1794年 |
清道光30年 公元1850年 |
人口数量 |
0.7亿 |
1.97亿 |
1.50亿 |
3.13亿 |
4.30亿 |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69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最可能是
A.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
B.士子群体的关注与震撼 |
C.清廷的宣战与媾和 |
D.维新思想与海军角逐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1
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
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 |
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 |
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 |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60
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3
著名党史学家李新记载了这么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某地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所以县里的领导不大愿意把地分给农民。但李新到农民中间一问,农民都支持分地。这件事情可以说明
A.党史学家主要研究农民 |
B.大包干符合农村实际 |
C.机械化不合农业的方向 |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6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9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
A.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 |
B.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
C.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 |
D.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99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
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 |
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 |
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 |
D.私人垄断发展获得法律保障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52
无声片大师卓别林拍摄讽刺希特勒的影片《大独裁者》时,美国电影管理局曾试图阻止影片的拍摄,纳粹分子则大肆攻击卓别林,而之前对卓别林赞不绝口的好莱坞也改口批评起来,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德国市场对于好莱坞意义重大 |
B.《大独裁者》是又一部无声片 |
C.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
D.好莱坞影评圈被纳粹分子控制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5
2014年全国人大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宪法日”,依法治国再迈新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清末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多部宪法和宪法性文件。为了实现国家富强的目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立宪派推动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共和主义者在辛亥革命之后参照美国宪法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之一,但它的内在缺陷也使得这部宪法最终沦为废纸。而北洋军阀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动辄以各省军政长官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此时的宪法成为了一种“文饰工具”。
——摘编自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惨痛教训。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性特征。
——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中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宪法制定历程曲折的历史原因。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0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1405-1433)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1487-149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摘编自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而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是产业工人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优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据《检察日报》(200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加坡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76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
——托克维尔
材料二:“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欧洲大陆各国封建制度依然存在,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没有确立……直到法国大革命,法国为欧洲树立了资本主义民主的榜样,又经过拿破仑战争的冲击,各国最终建立了新的政治经济框架,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在欧洲占了支配地位。”
——李世安著《世界文明史》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有关法国大革命原因的基本认识;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对此进行解读。
(2)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在反封建方面是怎样为欧洲做出榜样和贡献的?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贷款和出租武器法案》又称((租借法》,是美国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案。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资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
1939年2月 |
1940年4月 |
1940年10月 |
1941年2月 |
1941年4月 |
数额 |
25 |
20 |
25 |
50 |
50 |
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质统计(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
1941年 |
1942年 |
1943年 |
1944年 |
1945年 |
数额 |
26 |
100 |
49 |
53 |
1107 |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美国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简析美国援华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62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2)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