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707
  • 题量:34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1-08-19
  • 人气:1613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

梭伦在国家机构民主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有
①创设公民大会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职权
②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③以公民大会作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④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07
2、

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按财产的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地区划分取代血缘部落
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    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85
3、

《战国策• 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 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遭受变法打击的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23
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11
5、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97
6、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58
7、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53
8、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根源包括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 ②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痼疾 ③民族之间战争不断,中原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④中原农民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77
9、

下列词句①休养生息②杯酒释兵权③犯颜直谏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可以作为萧何、魏征、赵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国古代宰相小传的关键词句.对应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36
10、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86
11、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60
12、

下列有关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  ②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的利益  ③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   ④有利于日本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99
13、

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称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73
14、

清政府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85
15、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9
16、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贞观长歌》,你认为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唐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08
17、

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  ②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③都提倡中庸之道  ④他们的思想都属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20
18、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7
19、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06
20、

在克伦威尔执政期间,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②颁布《航海条例》以打击荷兰
③积极发展工商业     ④与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97
21、

“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思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三大改造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18
22、

恩格斯在《法国状况》中说:“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文中“法典”根本的贡献在于

A.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 B.保证农民在革命期间取得的小块土地
C.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D.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以法律形式巩固下来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91
23、

拿破仑战争具有反封建、争霸、侵略三种性质,拿破仑对下列哪一国家的战争同时具有三个性质

A.英 B.俄 C.普鲁士 D.意大利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58
24、

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34
25、

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 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 ③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 ④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74
26、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许多德国人走进书店,重新捧读同胞卡尔·马克思撰写于19世纪的《资本论》。与这一现象可能相关的因素是

A.马克思追求真理的实践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B.人们想了解本书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全面阐述
C.人们想了解本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论述
D.马克思在逆境中恪守的崇高革命信念受到人们的尊敬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88
27、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独立自主处理国内外矛盾的开始
C.破除对国外经验迷信的开始 D.探索本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44
28、

之所以说“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

A.“一国两制”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B.是邓小平首先提出的
C.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构想,有利于维护稳定统一
D.符合中国的国情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83
29、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1
30、

人们形容李四光所创立的新兴学科是“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向”。该学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寻找勘探油田   ②寻找铀矿资源   ③预测地质灾害   ④进行冰川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03
31、

根据所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中外历史上改革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A.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B.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C.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356
32、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包含着有关土地问题的内容。这些措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历史作用。
(2)简要分析上述三次改革把土地制度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559
33、

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1)和谐社会,是古人的向往,也是今人的追求。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视“和”为重要的价值理念。简述孔子和柏拉图在建立“和谐有序”社会方面的各自主张,简要评价这些主张。
(2)某中学历史课外小组在论及秦始皇时产生了争议:一部分同学认为,秦始皇很懂军事,他凭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会平天下;但他不懂得政治,导致秦朝短命速亡,他不会治天下。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以上观点太片面。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3分)
(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简述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中外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334
34、

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2分)
(2)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并指出他们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