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28131
  • 题量:13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更新:2021-12-02
  • 人气:1576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历史

1、

(年随州市)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

A. 东周 B. 秦朝 C. 西汉 D. 隋朝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56
2、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B. 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
C. 外国使团随郑和船队来临安
D.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73
3、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完整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宗旨的历史文献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法典》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23
4、

(年随州市)《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64
5、

1879年,纽约一家报纸赞叹某一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一发明是指(   )

A. 珍妮机 B. 改良蒸汽机
C. 汽车 D. 耐用碳丝灯泡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27
6、

(年随州市)《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

割地 开设工厂 赔款 划使馆界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58
7、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八一三事变     ②百团大战    ③《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30
8、

观看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表达的历史实质可能出现在(  )

A. 土地革命 B. 土地改革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40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36
10、

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
22%
27%
37%
36%
43%


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升级

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01
1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联系材料二,在下列唐朝疆域方位示意图的空框内填上地名。

(3)说说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709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
材料二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蕴含的哪些信息体现了当时科技的新成就?明治维新是怎样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
(2)材料二中"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指什么?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该行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罗斯福在第三任总统时看到美国又面临的"恐惧"是什么?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314
13、

 阅读下列《人民网》有关报道,回答问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实验爆炸成功。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从原子弹到氢弹共用了2年零5个月,比美国少用4年半,不仅在全世界时间最短,而且赶在法国前面。
于敏,1926年生,中科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任助教,1960年开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突破中,带领团队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设计,起了关键作用,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1月9日,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请回答:
(1)分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国际国内背景。
(2)说一说国家为于敏院士颁奖的意义。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