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 2021-09-08
  • 题量:27
  • 年级:高二
  • 类型:期中考试
  • 浏览:1011

安徽池州贵池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

2014年9月12日至13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之中,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打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之所以要打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是因为:

A.真正的哲学能引领人生与社会发展
B.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D.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寻找光明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456
2、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改造自然界,就有了智慧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从实践中来,又推动实践发展
D.哲学是智慧之学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580
3、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再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共同说明了:
①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就是辩证法
④人类总是辩证的思考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8
4、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告诉我们: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
④哲学家不是纯粹的思想家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50
5、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提出了“绿色生活”理念,现阶段有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绿色餐饮”“绿色出行”“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761
6、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下列与此句包含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是: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万物皆备于我”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掩耳盗铃”
⑤“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
⑥“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629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是因为

A.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B.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是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学说
D.坚持了实践的观点,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358
8、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
②哲学家都能改变世界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认识世界不重要,改造世界才重要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23
9、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人的命天注定,努力半天没有用”
B.“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
D.“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554
10、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深圳考察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客创意无限。总理说,你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对“创客”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是客观与主观的有机统一 D.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48
11、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460
12、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上述观点不足之处在: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8
13、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思想即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境界,为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①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化、革命化的过程
②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民族化的过程 
③是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
④是“四个全面”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221
14、

最近几年我国多地发生高强地震灾害,已造成很多人员伤亡,更是造成许多人受灾,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数以万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地震,这是一场无法制止的灾难,至少是人类目前认知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都无法制止的,这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人的认识和实践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C.人不可能认识世界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残酷的事实一再表明( )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同自然和谐相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26
15、

目前,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但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总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地震的规律,使人类少受其害。这说明( ) 
①主观因素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认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④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982
16、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相互制约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3
17、

2015年,政府工作关键处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稳中求进,要着眼于实现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稳中求进”的哲学依据是:
①物质世界“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认识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事物之间无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557
18、

贫穷者何以贫穷,富有者何以富有,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在这里肯定了“大脑”的意识活动
①对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是产生贫富的根源               ④对生理过程有着调节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723
19、

目前,转基因技术备受人们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它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这说明
①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认识因对同一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356
20、

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千城一面”、“高度崇拜”现象。盲目攀比,你盖多高的楼,我就盖更高楼,而不论人文、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一做法: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B.说明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
C.说明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
D.说明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662
21、

打针对许多病人尤其是孩子来说,是可怕而痛苦的。但是,研究人员近日公布了一款新科研成果——无针头注射器,它是一种喷射注射器,在没有针头的情况下,利用高速压力能够令药物穿透皮肤打进身体内,这不仅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而且被视为是喷射注射系统技术的重大改进,它让病息者告别打针之苦。这一事例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认识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 
④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循环往复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2092
22、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368
23、

“偶然间想起老朋友,就习惯性地打开空间,然而上面显示:‘抱歉,该空间仅对主人指定的开放’,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之所以“顿时我愣了,随后却又淡然了”,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
①世界上的事物是瞬息万变,无法捉摸的
②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③事物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④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50
24、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实验成果提出,高能的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特定的方向,这些特性表明了新物理现象的论据。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量来研究,目前的结果是基于预期收集总数据量的约十分之一的数据。”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②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950
25、

当前,党和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请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773
26、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针对当时党的实际情况,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加以分析。

  • 题型:33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4
27、

2014年初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国务院派出大批工作组到全国调研,6月6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要“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定向调控”首次面世。定向调控是经济“新常态”下调控方式的进一步创新与深化,意在更加精准发力,强调调控“靶点”的精准度。可以说,定向调控是区间调控的升级版。2014年的成功实践说明定向调控的正确性,而且它也正在深刻改变政府传统的调控模式,也将重新描绘中国未来的经济蓝图。
请分析材料体现了认识论哪些道理。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