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名校冲刺高考自测精华版A卷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20世纪前半叶,学者参照西方文学史和文学流派划分,往往指中国古代作家为某某主义某某派,并作出分析和阐述。然而,学术界对李白的认识却复杂得多。胡适尽管称李白“最可以代表那个浪漫的时代”,“他的歌唱是爱自由的歌唱”,但他在谈到李白与现实关系时却说“他是个出世之士”,“我们读他的诗,总觉得他好像在天空遨游自得,我们不发生交涉”。胡适有意绕弯子,把李白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往天上推,表明对李白诗歌社会内容的认识和评价是个难题,认识上难免要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上半世纪,崔家宪、苏雪林等认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突出其为人与创作中放浪纵恣的一面;徐嘉瑞认为李白是颓废派,强调李白对酒色的嗜好和个人中心主义;汪静之则游移于“浪漫”和“颓废”之间。
到了后半世纪五六十年代,给古代作家定性变得谨慎起来,按照苏联文艺理论界阐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概念,通常被用来评价某诗人或某流派;最推重现实主义。舒芜在《李白诗选·前言》中说:“他运用了高度夸张放大的方法,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意志。这种浪漫主义本质上是和现实主义相通的。”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说:“李白的浪漫主义是热情的、积极的、符合现实主义的要求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通,前苏联文艺理论中本来就有这种说法;但即便如此,亦可见李白归属的尴尬。
50年代末期,苏联文艺理论影响渐渐削弱,中国领导层提倡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对历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评价提高,与现实主义并列,成为文学史上两大进步潮流。为构筑这一文学史框架,对李白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和认识,中国文学史上从屈原到李白一线受到关注和梳理,“他们的诗歌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而奔放,意境奇伟瑰丽”。出版于60年代初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和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两部《中国文学史》代表了这种框架和对两个诗人的定位。
在李白还没有被文学史明确地以浪漫主义定性之前,学者们评论李白,颇具创新性。舒芜在1954年8月出版的《李白诗选·前言》中说:8世纪前半,许多优秀诗人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精神面貌即我国文学史上所谓‘盛唐气象’的反映……具有全面代表性,表现出最典型的‘盛唐气象’的,就是李白”。同年,林庚作了《诗人李白》的报告,认为:“盛唐之音”在李白诗中突出表现为“自由的丰富的想象,少年解放的精神,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与礼赞”。1958年,林庚又发表了《盛唐气象》一文,举李白许多诗歌为例,“强调‘盛唐气象’是指诗歌中蓬勃的气象……是一种蓬勃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林庚的文章在当时引起讨论并曾遭到批判,但批判并未起到取消“盛唐气象”说的效果,到了八九十年代学术研究趋于正常化之后,李白与“盛唐气象”的问题又引起讨论,除从文学史的角度研究外,还有不少文章从文化学、美学等角度作新的阐发,成为20世纪李白与唐诗研究中的热点和亮点。
(节选自余恕诚《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
下列观点不能证明李白是浪漫主义作家的一项是()
A.“李白最可以代表那个浪漫的时代”,“他的歌唱是爱和自由的歌唱”。 |
B.“他运用高度夸张放大的方法,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情感和意志。” |
C.“李白的浪漫主义是热情、积极、明朗的,是符合现实主义的要求的。” |
D.“他们的诗歌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而奔放,意境奇伟瑰丽。”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胡适、苏雪林、徐嘉瑞、汪静之等人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都是从流派归属角度解读李白。 |
B.前苏联文艺理论认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相通的,这一理论也被林庚等中国评论家采纳。 |
C.20世纪前半叶,学术界更推重现实主义,因而对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
D.用“盛唐气象”来评论李白诗歌,这是中国文学评论界在李白被定性前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把李白划归为颓废派、浪漫主义代表,还是积极浪漫主义代表,其理论依据都根源于西方。 |
B.李白的归属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表明特定的时代思潮对文艺评论产生重要影响。 |
C.60年代初,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李白的定位,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家地位的上升。 |
D.从“盛唐气象”、文学史、文化学、美学等角度阐释李白及其诗歌,是20世纪李白研究的亮点。 |
- 题型:4
- 难度:较难
- 人气:193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孙镗,字振远,东胜州人。袭济阳卫指挥同知。正统末,擢指挥佥事,充左参将,从总兵官徐恭讨叶宗留。败贼金华,复破之乌龙岭。
英宗北狩,景帝召镗还,超擢都督佥事,典三千营。也先将入犯,进右都督,充总兵官,统京军一万御之紫荆关。将发,寇已入,遂营都城外。寇薄德胜门,为于谦等所却,转至西直门。与大战,斩其前锋数人。寇稍北,镗逐之,寇益兵围镗。镗力战不解。高礼、毛福寿来援,礼中流矢。会石亨兵至,寇乃退。
天顺初,甘肃告警,诏镗充总兵官,帅京军往讨。将陛辞,病宿朝房。夜二鼓,太监曹吉祥、昭武伯曹钦反。马亮告变于恭顺侯吴瑾,瑾趋语镗。镗草奏,叩东长安门,自门隙投入内廷,始得集兵缚吉祥,守皇城诸门。镗走太平侯张瑾家,邀兵击贼,瑾不敢出。镗仓猝复走宣武街,急遣二子辅、軏呼征西将士,且绐之日:“刑部囚反狱,获者重赏。”众稍聚至二千人,始语之故。时已黎明,遂击钦。钦方攻东长安门,不得入,转攻东安门:镗追及,斫钦中膊,贼稍散。钦知事不成,窜归其家,犹督众拒镗力战,至晡始定。论功第一,进爵世侯,仍典三千营。赠軏百户,世袭。
镗粗猛善战,然数犯法。初贿太监金英,得迁都督。事觉,论斩,景帝特宥之。天顺末,以受将士贿,屡被劾。不自安,求退。诏解营务及府军前卫事,犹掌左府。
宪宗即位,中官牛玉得罪。镗坐与玉婚,停禄闲住。寻陈情,予半禄。已,以评判之功莫之及也,给禄如故。成化七年卒;赠涞国公,谥武敏。
(节选自《明史·孙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营都城外营:安营 |
B.寇薄德胜门薄:迫近 |
C.且绐之曰绐:欺骗 |
D.镗坐与玉婚婚:结婚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孙镗“粗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败贼金华,复破之岛龙岭②与大战,轿其前锋数人③会石亨兵至,寇乃退
④始得集兵缚吉祥,守皇城诸门⑤镗走太平侯张瑾家,邀兵击贼⑥镗追及,斫钦中膊,贼稍散
A.①③⑤ | B.①②⑥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镗英勇善战。也先军队入侵时,景帝派孙镗前去抵御,他在高礼等人的支援下,在西直门成功击退敌军。 |
B.孙镗善于应变。一听到谋反的消息,就立即从门缝里向内廷传递消息,并迅速聚集军队,协助朝廷,平定叛乱。 |
C.孙镗为人不谨。他行贿受贿,多次违法,景帝虽然宠信他,但迫于大臣反复弹劾,因而解除了他的部分职务。 |
D.孙镗战功卓著,官运虽然有颠簸,但总算是有始有终。儿子也因为平定曹钦的叛乱有功,被授予世袭官职。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寇稍北,镗逐之,寇益兵围镗。镗力战不解。
(2)已,以评判之功莫之及也,给禄如故。
- 题型:45
- 难度:较难
- 人气:1219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菩萨蛮·咏梅
赵令畴
春风试手先梅蕊,妍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只合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玉楼春·赏梅
李清照
红酥[注]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遘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一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红酥:此处指梅花花苞外层的粉红花瓣。
两首词中的梅花形象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两首词的第一句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请加以赏析。
- 题型:18
- 难度:较易
- 人气:218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甲: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 ,(2) (3) ,(4) ,(5) ;(6) ,而耻学于师。
(韩愈《师说》)
乙:(1)庄子在《逍遥游》中为了证明大鹏需要高飞,而用“浅水难以承载大船”作类比的两句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秦人对待宝鼎、黄金等的态度来表现他们用度极其奢靡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通过描写良马和强弓来从侧面表现陈同甫将军的英雄形象的两句是: , 。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人气:8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复活的南天竹
邵宝健
那天,供职于市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沈振甫,在城郊云巢山上发现一株被斩去主干的南天竹。他痴痴望了半天。主干没有了,但突出的根部边侧又萌出一枝细细的绿茎。从疙里疙瘩、伤痕累累的树桩可以判断,它的主干和主枝曾一次次地被斩劈。他把它掘了回来。
南天竹栽种在盆里,放在阳台的栏杆花架上。没多久,①这南天竹就打起精神,挺伸枝干,舒展开蜷缩的羽状叶片;微紫带绿的枝条在风中有节奏地摇摆着,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沈振甫一向冷峻的脸上就有了暖暖的乐意。几乎成了习惯了,上班之前,下班之后,他要为南天竹松松土、浇浇水,然后凝视片刻。看他的神情,那嶙峋、突兀、残损的植株仿佛成了无言的画、无字的诗。他对它真是宠爱有加。
那年夏季,沈振甫去南方出了趟差。返家后,他的心一愣:只十来天功夫,这盆南天竹的叶子全枯了,新长成的枝干变成褐黑色的朽木,全没有了生气。以后的几天,尽管他倍加呵护,但它病恹恹地再没有苏醒过来。不久,为数不多的叶子全部脱落,树桩盆景成了光秃秃的木疙瘩。沈振甫在心疼之余,仍怀着希冀,将它搬进搬出,松土浇水,指望它什么时候会突然萌出绿意来。
这天,他下班回家,在底楼的垃圾箱里,一眼就发现了这株枯柴般的南天竹。他拎起它,噔噔噔走进家门,气呼呼地问妻子:“是你干的好事,你把它扔了?”温顺贤淑的妻子从没见夫君发这么大的火,小心翼翼地问:“老沈,你怎么啦!你又不是不知道,它已经……” “你是说,它已经死了?哼,它怎么会死呢?这么快……”沈振甫有失斯文地大声吼叫着。少顷,他用颤抖的手,重新把它种在盆里,又把盆移到阳台阴凉的角落。
他默默地坐在阳台上,许久,许久。
妻子默默地陪坐着,眼睛湿润地看着他。她和他是患难夫妻。她怎么会不理解他呢。沈振甫是老知青,受过的苦楚、凌辱和折磨委实不算少。当年,他在农村病得死去活来,已被医院拒收,是房东大娘——他以后的岳母,一口粥一勺药地喂他,他才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想到这一层,妻子竟呜咽起来。沈振甫在家里时候更沉默寡言了。那天,他为了使南天竹能承受到更多雾气和露水,硬是伸出大半截身子,把它移到花架的最外缘,差一点连人带盆摔下楼去。
如果说单位里工作的劳累没有拖垮他,那么这盆小小的树桩却叫他魂牵梦绕、憔悴不堪,使得他妻子不忍相望,又苦于无力相助。沈振甫的精神蔫了,他终于在秋季里的一天,晕倒在研究所的描图桌旁。他被送进医院急救。半个月后,他康复出院了,但身子仍很虚弱。当他踏进家门,走近阳台时,眼睛顿时发亮,惊喜得喊出声来:“哟?”南天竹复活了,枝干发青了,有了披针型小叶,枝丫断痕处闪烁着新鲜的暗红色。
他手舞之,足蹈之,眼眸里有种年轻的光点在跃动。“一个人怎么能没有信念呢?做事怎么能丧失信心呢?”他翻来覆去地对妻子这么说。
妻子看到他如此高兴,却忍不住掉头悄悄抹擦泪痕。沈振甫哪里知道呀,这株树桩,是她托人到花卉市场访到的,又请老花匠精心制作成相似的株形,像刚刚复苏的模样。为了夫君的健康,她愿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自此,沈振甫像换了个人似的,生气勃勃的样子仿佛年轻了好多岁。与此同时,他主攻的科研项目,在连连受挫后,终于显露曙光,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只是一天夜里,当沈振甫熟睡后,梦呓伴着鼾声而出:“②生命只有一次,但复活的情形却是可以模拟的。”妻子听到了,而且是听懂了夫君的心语。
(选自《经典阅读三百篇》)
这篇文章是怎样围绕标题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概括文章中沈振甫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南天竹就打起精神,挺伸枝干;舒展开蜷缩的羽状叶片。
(2)生命只有一次,但复活的情形却是可以模拟的。
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1)对于“妻子用买来的树桩替换丈夫悉心培育的树桩”这一情节,有人认为是本文的妙笔,也有人认为是败笔,你的观点是什么?请阐述理由。
(2)请结合文本,联系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文化精神,谈谈小说主题的丰富意蕴。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412
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复辟(bì)稗官野史(bài)辩证一如继往 |
B.烘焙(bèi)暴殄天物(tiǎn)合龙油然而生 |
C.剽悍(piāo)一丘之貉(hé)针砭震聋发聩 |
D.应届( yìng) 虚与委蛇(yí)换挡谈笑风生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24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休戚相关,发展振兴足球事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下,《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应运而生。改革的力度超乎想象,中国足球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圈内人士无不弹冠相庆。在这个方案的鼓舞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表态,为了中国足球的发展,一定会鼎力相助。
A.休戚相关 | B.应运而生 | C.弹冠相庆 | D.鼎力相助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71
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对徽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年。②比如,1907年《国粹学报》就刊发过《滨虹羼抹》一文;王茂荫的财政货币改革思想以及徽商现象,在新中国成立前也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③这些都说明徽学研究在起步伊始就跳出了徽州地方史研究。④敦煌文书时间下限至北宋,上限为南宋的徽州文书则正好与敦煌文书相连是无缝对接的。⑤因而,将敦煌文书和徽州文书中的动产与不动产买卖和租佃文书联系起来考察,一部《中国古代动产和不动产买卖与租佃制度史》便可以完整地复原和再现。⑥现在,学界把徽州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缩影,梳理和审视其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脉络。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在明清之际勃然极盛,称雄数百年。徽商资本实力雄厚,文化底蕴深广,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色。一是 甲 。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明中后期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近代以来,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甚至毁家纾难。二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①然而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②从此便销声匿迹,③并非一蹶不振,④他们受到挫折之后,⑤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⑥商海凶险异常,一不小心就会搁浅甚至是沉没。三是乙 。徽商有时白天经商,晚上读书。在路途中也是时时忘不了读书。爱读书使徽商提高了文化素养,汲取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增强了经商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从下面选择一组合理的排序()
A.④②①③⑤⑥ | B.④②⑥①③⑤ | C.⑥①④③②⑤ | D.⑥②①④③⑤ |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741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种。陆上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一条以洛阳和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最初是用来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的,后来成为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道路。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221
阅读反映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前后考生专业选择面变化情况的两张图表,回答下面问题。
(1)比较上面两张图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你认为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学生获得的最大实惠是: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戏剧作家吴祖光,生前给人题词留墨,最爱写的四个字就是“生正逢时”,其实,就吴祖光这一辈子来看,他还真是有点“生不逢时”。出生时,赶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长大了点,碰上日寇侵华,颠沛流离;30多岁,正是才华横溢进入创作高峰时,被戴上“右派”帽子,发配到北大荒,一去就是20多年。到了晚年,本该享享清福吧,又因“国贸案”一篇杂文惹上官司,搭进好几年不得安宁。认真算算,他这辈子,“逢时”的好日子不多,可是他却偏偏喜欢“生正逢时”这几个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题型:20
- 难度:困难
- 人气: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