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130092
  • 题量:2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更新:2021-12-03
  • 人气:1225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烟台卷)物理

1、

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82
2、

如图所示,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4
3、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74
4、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43
5、

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37
6、

如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位升高到金属块A处时( )

A.红灯亮,绿灯灭
B.红灯灭,绿灯亮
C.红灯亮,绿灯亮
D.红灯灭,绿灯灭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90
7、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93
8、

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动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静止不动,下列关于A对B的摩擦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情况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 )

A.A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A对B的摩擦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A对B的摩擦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A对B的摩擦力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04
9、

如图所示,电磁铁P和Q通电后( )

A.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吸引
B.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排斥
C.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排斥
D.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吸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60
10、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55
11、

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现代通信,现代通信可分为微波通信、          和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199
12、

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       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901
13、

人们把红、   、     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如图9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573
14、

“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881
15、

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149
16、

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发现船身下沉了一些,则它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受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不变”),船相对于水面将     (填“上浮”、“下沉”“不变”).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702
17、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99
18、

如图为电动机和发电机模型,其中图     (选填“甲”或“乙”)为电动机模型,其工作原理是                       ;电动机工作时,能够使线圈平稳,连续不停地转动下去是靠       实现的。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444
19、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图画出了太阳能转化的方框图,其中矩形表示太阳能的转化方式、椭圆表示转化的装置或物体,菱形表示由太阳能所转化的另一种形式的能.请在图中的相应处填入正确的术语.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125
20、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从2转到1时,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在U-I坐标中描绘了相对应的坐标点,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是     ,电阻R1的阻值是     ,电阻R2的阻值是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0
21、

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题型:31
  • 难度:较易
  • 人气:435
22、

如图所示,商场中,以为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以为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请你用科学术语说明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的原因.

  • 题型:32
  • 难度:较易
  • 人气:484
23、

下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566
24、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给水加热到水开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781
25、

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

(1)图乙是小红同学对照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情况怎样?
(2)同组的小明检查后发现,只需改变一处导线的接法,便可以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请你在相应图中将这根导线用“×”标注出来,然后用笔划线代替导线,重新连接这根导线.
(3)正确连接电路后,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丙和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多少?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2076
26、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曾用斜面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甲是利用斜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是利用斜面“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是“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1)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都有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在甲、乙实验探究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小车动能的大小”分别是由什么来显示的?
(3)下表是小明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的记录数据,请你完成表中①②处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实验结论.

斜面倾斜程度
木块所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面拉力F/N
斜面长L/m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较缓
5
0.2
2.1
1
1
2.1
 48%
较陡
5
0.5
3.6
1
2.5
 ①
 69%
最陡
5
0.7
4.3
1
3.5
4.3
 ②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373
27、

现代社会上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制动器发生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停车总距离s/m
40
7
8
15
60
11
20
31
100
19
54
73




(1)分析上述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怎样变化?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2)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得出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计算这辆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523
28、

小明家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其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豆浆机的核心部件是机头,它的中间部位是一个带动刀片旋转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环状加热管(电热丝),用来对豆浆加热(如图甲是豆浆机的机械结构图).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加热-打浆-加热-打浆-加热,加热和打浆交替进行.图乙是该豆浆机做好一次豆浆的p-t图象,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打浆时,通过电动机电流是多少?
(2)豆浆机正常工作时,加热管电阻丝的阻值是多少?
(3)豆浆机做好一次豆浆,消耗的总电能是多少?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