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30507
  • 题量:24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2-01-10
  • 人气:1800

初二历史第一套

1、

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了汉藏的联系。当时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38
2、

学习历史必然了解和掌握历史记年的方法和种类,按照公元纪年法,对隋统一中国的589年,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元五世纪末 B.公元六世纪后期
C.公元五世纪下半期 D.公元六世纪初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68
3、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这种制度形成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47
4、

晚唐某著名诗人,提倡诗歌应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该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安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36
5、

元朝对台湾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福建省 D.市舶司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0
6、

在“2012最受欢迎的扬州旅游宣传口号”网络征集评比活动中,“扬州,不仅是烟花三月的风流”荣获第三名。其中的“烟花三月”因唐代哪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而广为流传?

A.张若虚 B.李白 C.杜甫 D.杜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53
7、

在南开中学举办的“中国古代文化使者”图文展览上。“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24
8、

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是(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唐朝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4
9、

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太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127
10、

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13
11、

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东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平定准葛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B.设立驻藏大臣
C.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
D.发动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军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069
12、

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此单元的主题应是:

A.专制集权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特务统治的强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87
13、

发生在1004年的著名战役是(    )

A.陈桥兵变 B.澶州之战 C.澶渊之盟 D.赤壁之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06
14、

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舍 D.坊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56
15、

古代中国海运发达,商船往来穿梭于诸多海道,对外交往十分活跃。清朝入关后,推行闭关政策,中国船只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对闭关政策推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统治阶级的妄自尊大心理
B.自给自足经济的自闭性
C.西方殖民者对沿海地区的袭扰
D.对外交往中中国的长期入超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25
16、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①耧车    ②翻车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21
17、

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1
18、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噶尔丹叛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0
19、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其中,雕版印刷术发明于(   )

A.秦朝 B.汉朝省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2
20、

“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65
21、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史学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经济重心,其农业生产条件、运输设施以及提供的谷物,应比其他地区优越得多,哪一个集团占领了它,就有可能征服和统一全国。
另一种意见认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成为经济重心,应着眼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该地区赋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1)你认为材料中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观点采用的是哪种意见?
(2)请依据提示把相关的事例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宋代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南方的_______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②宋代南方的手工业兴旺:_______居当时世界首位。
③宋代南方的商业繁荣:集市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
④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⑤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设置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贸易范围广泛。
(3)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99
22、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
【材料二】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三】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

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的《蒙娜丽莎》出自哪位画家之手?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请写出含有相同时代主题的戏剧作品一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位航海家下西洋的路线图?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写出“四大发明”中对欧洲新航路开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项发明。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62
23、

【捍卫国家主权】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2000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中日两国长达2000多年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2012年9月,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购岛”闹剧,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本就脆弱的中日关系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作为中学生,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我们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和探索。
(1)请举一例唐朝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史实。
(2)元末明初,日本倭寇在我东南沿海烧杀掳掠,明政府派往浙东沿海抗倭的年轻将领是谁?
(3)日本发动和参与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至少写出两场战争4分)
(4)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5)“2000年友好,50年对立”的中日关系,证明了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作为两国政府,应该领先而不称霸,强盛而不扩张;领先不忘睦邻,强盛更要友邦。作为中学生,我们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壮语声中应怎么做?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931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唐朝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2分)这一制度中常设的科目有哪些?(2分)从材料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由此可看出其民族政策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3)列举三个表现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具体史实。(3分)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三条唐朝繁荣的原因。(3分)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