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31230
  • 题量:14
  • 年级:高一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1-09-06
  • 人气:2027

高一语文第五套

1、

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取jué精神铄jué应huò风日丽hé
B.涟yī风光丽yǐ凶è深痛疾wù
C.匐pú相相成fǔ口ào性格执niù
D.免huò血奋战yù像xiào惟妙惟qiào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91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秩序井然惊慌失错期期艾艾波光嶙嶙
B.气充斗牛锲而不舍顶礼摹拜芒刺在背
C.精巧绝纶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
D.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95
3、

请选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D.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21
4、

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犯了错误的小明心悦诚服。
B.5月中旬,第11届文博会为来深客商和深圳市民献上了一场宏大的文化盛宴。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孤独之旅》通过揭露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展现了杜小康的成长。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44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669
6、

仿照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
钻石再大,若永埋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                                                           ……
世上许许多多东西,若永远不为人所用,原本珍贵的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1272
7、

文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15个字。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 题型:3
  • 难度:困难
  • 人气:1122
8、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钟于我何 焉(    )     ⑵故不为得也(     )  
⑶所识穷乏者我与(     )
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句话中的“是心”指的是舍生取义这种思想。
C.文中用“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两个反面例子来证明 “义”的重要性。
D.舍生取义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人气:300
9、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家贫则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忖,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得良犬,犬良则数得兽矣。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吕氏春秋·贵当》)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家富则得良犬(    )        (2)百事也尽(    )
选出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

A.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B.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C.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D.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齐人“猎兽之获,常过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449
10、

把下面名句补充完整
①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③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绘大江日出的壮美意境中,形象地昭示出新、旧事物更替的客观辩证之理。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填空)
⑤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42
  • 难度:容易
  • 人气:1932
11、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云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选自《人民日报》 本文有删改)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②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第⑤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0
12、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爆青
①这是个有声有色的词汇,细细一读,就能看到那极具动感的早春画面,叭、叭、叭叭叭……一大片嫩芽,顶着晶莹的露珠,炫耀在你凝视的眸子里,目光一般灵动,在春阳下熠熠闪光。梦一般的春芽,清香,温软,婴儿肌肤一般娇嫩水灵。
②真难为我的父老乡亲,怎么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溢满惊喜的好词儿——爆青,爆炸的爆,青草的青。比发青、冒青、萌芽之类的词儿好多了,这些词儿当然也是说明草叶的萌动,但总感觉温吞吞的,没有力度,缺乏动感,也表达不出心里的喜悦,而且悄声无息,不够热闹。熬过了一个寒冬,经历了多少霜雪,整整憋闷了一个季节啊,春天来了,叶芽使出吃奶的力气,钻,捅,顶,嘿!拱破了地面,钻出了树皮,跃上了水湄,看到了光明,成功啦!它一定兴奋得意得要大声欢呼。那钻出地表与树皮的一声“叭”,肯定是有声音的,是自然界最安全的一次爆破,你若是一只蚂蚁或蚯蚓,肯定能听到,就像我们听到下雨前的打雷一样。
如果说地下、树皮与水里的萌动是默不作声的潜伏,像个小特务,神不知鬼不觉地蹑手蹑脚,或者是地下党的暗中串联,那么东风一吹,号角一响,爆青就是第一发子弹,就是喜事来临的第一声礼炮,或者是新生儿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嘹亮啼哭啊!寒冰冷霜早已融化,春雨认真浇上两回,温润地气一个劲儿上升,小草率先就从河岸边伸出了小脑袋,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睁开清亮的眸子,伸一个懒腰,哎哟妈耶,可把我憋坏了!于是张开大口,尽情地吐出胸中的浊气,将清新与醇香畅饮一个够。同时也就发现,身边的小伙伴,高高低低的,胖胖瘦瘦的,多着呢,一个个精神抖擞,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个美丽新世界,相互致意,彼此问候,抱一抱拳,道一声:春天好!
④爆青是春天里最喜人的物候,扎羊角辫的小村姑从田埂上走过,最早看到了茅草的爆青,影影绰绰地半掩在枯黄的草叶间,但那特别的清香与甘美的气息怎能瞒得过她们的眼睛,随手一拔就拔了出来,或者用小锹稍挖一挖,如挖一根丰满的竹笋,如挖出春天的第一声窃笑——那是我儿时尝过的鲜茅针,春天原野上最香甜的美味啊。爆青也是乡间小儿最诗意的发现,门前的柳枝才努出一颗米粒大的鹅黄柳芽,细伢子就瞪大眼睛,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妈妈,我看到柳树爆青啦,春天来喽!妈妈欢笑着随孩子去看柳芽,同时从一双童稚的眼里看到了春天的诗意。
⑤在春天,一切生机勃勃,万物都在爆青。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轰、轰、轰——该是来自天外的爆青吧?冬眠的动物们听到一声声号角,全都爬出洞来,闪亮登场。感觉人的成长也要爆青的,从天真孩童到懵懂少年,有一天细心的家长看到孩子唇上生出了柔嫩绒毛,心里明白,男孩在爆青呢,眼瞅着就进入人生的青春了。他们虽是默默,但那“咔、咔、咔”低沉雄壮的爆青,一定响在他们的筋骨、关节,响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选自“深圳商报”2015年3月11日)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爆青”为题有什么妙处?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大片嫩芽,顶着晶莹的露珠,炫耀在你凝视的眸子里,目光一般灵动,在春阳下熠熠闪光。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④段写了与“爆青”相关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爆青”指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3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不经意间,给予我们以鼓励,以智慧,以力量……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178
14、

名著阅读
(A)最后,我要说,虽然我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但因为老师带给我的爱心与希望,使我踏入了思想的光明世界。我的四周也许是一堵堵厚厚的墙,隔绝了我与外界沟通的道路,但在围墙内的世界却种满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我仍然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神妙。我的住屋虽小,也没有窗户,但同样可以在夜晚欣赏满天闪烁的繁星。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且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B)她笑的时候,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她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可依旧显得年青。 她脸上最煞风景的大概就是那个软塌塌的大鼻子、红鼻子头了。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走进了光明,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 她是我永远的朋友,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与她最知心! 她无私的爱引导了我,让我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绝不丧失生的勇气!
A段文字选自《        》,文中的“我”指             ,B段文字选自《          》,文中的“她”指               
A.B段都提到了引领“我”走出黑暗的人,说说这两个给“我”带来光明的人物在性格上有什么相似点?她们分别用什么方式来影响“我”的成长?
结合原著情节,分别概述A.B两段中的“我”在童年时历经的磨难;这些磨难铸就了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