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5月高三适应性练习01文综历史试卷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 B.秦朝 |
C.唐朝 | D.清朝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52
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A.改变了欧美选官制度 | B.带来社会公正与公平 |
C.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 D.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129
王国维先生曾说:“我朝三百年问,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其中“国初之学大”主要是指( )
A.学习西方文化的开拓精神 |
B.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 |
C.注重经典考据的学术风气 |
D.批判传统的进步思潮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61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36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24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 B.近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 | D.全球史观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79
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信仰得救 |
C.理性主义 | D.天赋人权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107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08
一书中写道:“(1517-1546年)在不到30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教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和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
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
C.是否信仰宗教成为当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
D.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各国间的激烈冲突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32
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是立法机关 | B.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
C.议院由两院组成 | D.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89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44
二战后,丘吉尔在中立国瑞士发表了一篇演讲 《欧洲的悲剧》。文中,丘吉尔极力呼吁欧洲各国捐弃前嫌,携手共渡难关。丘吉尔认为,欧洲要想从势如累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建一个欧洲大家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丘吉尔极力推动欧共体的成立 |
B.丘吉尔主张和苏联一道建设欧洲大家庭 |
C.这一反思和欧洲整体实力的下降密切相关 |
D.表明丘吉尔反对冷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8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43年至1860年,传教士在广州共出版中文书籍、刊物42种,其中29种为宗教宣传品,占总数的69%。另外,13种为天文地理、历史、医学等科学读物,占总数的30%。设在十三行的博济医院,即新豆栏医局,门庭若市,成为传教士扩大西方文化影响的重要场所。1848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来到这里,在金利埠创办惠爱医院,一批先前已经入教、粗通医学的人,如梁发、梁柱臣、卢挺善、周勤堂等人供职其中。同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也办起学校和医所。1850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哈巴安德(Andrew Patton Happer)在广州开办男子日校,三年后又开女子日校、寄宿学墅各一所。这是广州新式教育之始。
材料二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三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
发起人 |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
政治派别 |
国民党 |
宋教仁 |
392 |
革命派 |
共和党 |
黎元洪 |
176 |
旧官僚 |
统一党 |
程德全 |
24 |
旧官僚 |
民主党 |
汤化龙 |
24 |
立宪派 |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学在中国传播有哪些主要途径? (8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1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位对比说明了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8分)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39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决定》划时代的贡献,是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谈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
(l)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8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l)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7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但他的多面形象远未被我们所充分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和美国这股争取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是加尔文主义孕育山来的;而实践这个精神,使它成为具体制度的,也多半是加尔文主义者。加尔文成为历史上最英勇的法国胡格诺派,荷兰乞丐派,英格兰清教徒,苏格兰誓约派和美国新英格地区清教徒前辈移民之父,他们都以为为了良心自由的缘故可以牺牲世界上任何东西而闻名于世。
——甘·雅各和杰利·纽康《如果没有耶稣》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
——恩格斯
(l)概括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对加尔文的评价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加尔文的评价相矛盾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