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
美裔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说:“封建制,根据西方学者的传统解释,它只是一种管理的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政治属从的关系只是皇帝(国王)与诸侯、诸侯与附庸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之间无直接关系;农民只附属于土地,而土地则是附庸、诸侯或(直属于)皇帝(国王)的私产。”上述文字中涉及到的制度有( )
①宗法制 ②分封制 ③郡县制 ④井田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04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的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59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
B.起到过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
C.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
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54
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 )
A.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 | B.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
C.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 | D.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45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在当时是指( )
A.仁者爱人 | B.君主法治 |
C.礼乐制度 | D.三纲五常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52
“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92
下图是某部法典资料的部分目录。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法典出自( )
A.古罗马 | B.古巴比伦 |
C.近代英国 | D.近代法国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71
宪政,也称为“立宪政治”,强调以宪而治的政治。近代中国尝试实行宪政化的重大实践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成立中华民国 | D.新文化运动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71
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据此,毛泽东旨在( )
A.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
B.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C.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
D.突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56
苏南地区久有蚕桑生产的历史,然而在清中叶之前养蚕户不过“十之一二”,“自同治初,人多植桑养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1878年,洋行四处派人收购苏南地区的生丝。遂致“家家载桑,户户养蚕”,民间流行“养好花蚕发洋财”之说。这种“洋财”属于( )
A.官督商办的洋务经济 |
B.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
D.民族资本主义的附属经济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505
中国民族工业1912年至1921年净产值的年增长率为11.7%,整个北洋政府时期平均发展速度为13.8%。……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华民国展品获得各类奖章1218枚,是各国获奖之冠。由此可见( )
A.自然经济瓦解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
B.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工业化 |
C.民族工业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
D.经济工业化得益于政治民主化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19
孙中山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中说,“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其主要观点是( )
A.反对私人资本发展,追求社会公平 |
B.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力求造福国民 |
C.主张平均地权,防止贫富不均 |
D.关注工人利益,反对阶级分化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78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52
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法治化 | B.曲折性 | C.反封建性 | D.普选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09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教育远超过英国本土。当英国居民的识字率还在40%—70%之间时,北美各地已经达到70%—100%。独立战争爆发前,殖民地已有11所大学,有3万人具有学士学位。北美殖民地发达的教育( )
①为启蒙思想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②有利于美国总统的直接选举
③促进北美民众自治能力的提高 ④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文明程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87
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商品内容 |
盐、火器、五金、酒、布匹 |
糖、烟草、玉米 |
奴隶 |
A.欧洲、美洲、非洲 B.亚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78
1911年,美国联邦政府确立了一项原则,即根据最高法院的判断,徜若涉嫌垄断公司确曾对自由贸易施加了不合理的限制,那么联邦政府事实上拥有宪法赋予的摧毁垄断的权力。材料表明( )
A.垄断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自由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
C.美国政府限制经济活动中的竞争 |
D.美国试图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运行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34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08
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A.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
B.立大国形象,参与国际事务 |
C.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
D.因实际的需要而与时俱进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30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 )
A.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制 |
B.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
C.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 |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96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56 |
34.88% |
15.85% |
4.26% |
1973 |
27.08% |
27.017% |
18.023% |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C.表中的经济现象得益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D.欧共体、日本经济发展威胁发展中国家利益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759
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 B.认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99
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繁冗的决策程序、不可避免的讨价还价带来了巨大的决策成本,并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这一观点旨在强调欧盟( )
A.尚未建成集体决策机制 |
B.制度缺陷不能应对危机 |
C.一体化进程将难以为继 |
D.存在利益多元化的矛盾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88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不过文明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成就。按历史观点来看,尽管出现了所有这些不公平和剥削,但历史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说明( )
A.文明是等级差别与历史进步的统一 |
B.文明带来的历史进步是根本持久的 |
C.文明必然造成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
D.历史的进步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6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国家的官制是建立在亲贵合一的基础上的,血缘亲族是任官的先决条
件,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在那种贵族参政、议政、辅政的情况下,官的权力界限也不分明。如西周主管政务的卿事寮可以辅政,也可以将兵作战,也可以主持重要的祭祀大典;而太史寮也可以辅政、将兵。官有一定的分工,但不够清晰严格,这是贵族政治的必然现象。
——韦庆远《中国官制史》
材料二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而黄宗羲则认为,明朝“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地方督抚以平乱起家,较早接触到西方文明,对内外局
势有更深刻的感悟,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与变局思想。认识到自强求富及引进西器、设局制造的必要性,地方督抚开始实现思想行为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当传统体制需要变通而中央体制不愿变通之际,改革先从地方做起。晚清督抚势力的兴起,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政局,政治权力由中央向地方转移,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李绮《晚清督抚势力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的中央官制与西周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和黄宗羲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分别说明他们持这种看法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地方督抚势力崛起的影响?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7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圆明园遗址 |
开平矿务局 |
大生纱厂产品棉纱 |
近代中国妇女服饰 |
研究世界经济史和社会史的Clark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从大的方面看,世界人均GDP在1800年前的两三千年里基本没有变化,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上升。微观方面,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以及文化内涵都有本质性的大变革。 ——摘编自《历史大数据: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
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对Clark教授观点的微观方面加以论证。
请考生在27、28、29、30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800
材料: 南北朝后期,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制度上进行了变革。
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
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
唐代科举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瞬岳、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
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主持考试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员外郎;以后归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
——摘编自杜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选官制度的改革和隋唐繁荣之间的关系。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11
材料:专制与民主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有无国会,而且在于国会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处于何种地位。正式国会成立后,国会议员坚决排除袁世凯插手起草宪法的企图,牢牢控制制宪大权,在讨论宪法草案过程中,严格规定了总统的权限,并将总统置于国会控制之下。无论民初的政党斗争多么激烈,国会始终居于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辛亥革命前很多保守派,包括梁启超这样的一些开明派人士,对民主政治深表疑虑,担心一旦实行民主,必然出现党派倾轧,天下大乱。然而在清朝退位后几个月内,围绕着国会议员选举,原先纷乱杂陈的各个政党迅速调整政策,相互合并,最终形成国民党,民主党,共和党,进步党等主要政党。假使没有这些政党的参与和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选举活动是不可能的。
皇帝自动退位大大缓解了革命前的满汉矛盾。民初政治领袖及时调整方向,放弃排满口号,提出“五族共和”的建国方案,避免了革命前很多人担忧的国家分裂。最能体现共和精神的就是国旗以五色构成,象征汉,满,蒙,藏,回五族共和。假使孙中山的国民党不是一意孤行,以其党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取代五色国旗,中华民国的国运不至于江河日下,以至于此。民初国人寄托的共和精神也不至于遭人遗弃,以至于今。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总结民国初年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民主政治失败的原因。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2007
材料一 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没有制空权就注定要失败,并接受战胜者愿意强加的
任何条件。
——【意】杜黑《制空权》(1921年)
材料二 不管如何,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
否则,什么仗也打不下来。
——1979年邓小平
材料三 海湾战争后,美国国防部在论述“空中优势和制空权”问题时指出:“在未来对付拥有军事高技术装备之敌的冲突中,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伊拉克军事机器的命运,将使人们几十年都难以忘却。”
(1)结合20世纪的战争,举出“制空权”成功运用的范例。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制空权”理论。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763
材料一 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目标是让人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成为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教限于让人成为一个好公民——像孝子和好公民那样的生活。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是他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通过给出真正的国家观念,孔子使得这个观念成了一个宗教。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是对道德功能的重视、以善为本的人性论、以道德为基础的文明观、忠君尊王的孝史论、三从四德的女性伦理。
——摘编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1915年)
材料二 在个人生活方面,西方人为运动而生活,东方人则为生活而运动;西方人为赚钱而活着,东方人则为人生创造财富。在社会问题上,东方的社会,立足于道德基础之上,西方的社会建筑在金钱之上。在政治问题上,欧洲早期是通过基督教来统治人民的,文艺复兴之后所行的是强权政治,到现代就变成了混乱加上警察的社会;东方人是靠良心、廉耻和道德观念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东西方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我相信东西方的差异必将会消失并走向融合。
——摘编自《辜鸿铭讲国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辜鸿铭关于中西文明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辜鸿铭的思想。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