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会泽县茚旺高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以下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76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
B.在唐朝谏官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
C.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
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71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99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18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1
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以下符合材料的论述是( )
A.这说明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
B.导致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
C.罗马法强调外邦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 |
D.外邦人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9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96
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56
在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 |
B.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 |
C.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
D.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65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成型 |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
C.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41
维基百科全书中指出:元明清时期,除了中国外,李氏朝鲜和日本的德川幕府也曾执行海禁政策,规定除了官方指定国籍的商人外,一律禁止别国商人到本国贸易。这反映了“海禁”政策( )
A.十四世纪前后全世界都实行 |
B.贯彻于中、朝、日三国的统治始终 |
C.实质是政府垄断贸易的政策 |
D.是朝贡贸易体制的法制化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05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26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
B.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
C.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7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59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南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46
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新政( )
A.只是遭到政治对手的抵制 |
B.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
C.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 |
D.损害了资本家的长远利益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5
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
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
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
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46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33
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0
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 |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 |
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 |
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13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中共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52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 )
A.理性主义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近代自然科兴起建筑技术进步 |
C.人类渴望摆脱宗教神学奔向自由 |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82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
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
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18
“完全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 )
A.达·芬奇 | B.莫奈 | C.梵高 | D.毕加索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61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对世界的呐喊。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材料二 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材料三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并分析推动这种努力不断深入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能救世界之危机的“第三新文明”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第三新文明”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511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请回答: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58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异同点?
(2)材料三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54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 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
(2)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与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62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国际联盟盟约》,准备筹组国联。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但是,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材料二 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促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477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jū:审问)案禁系”之权。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