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38939
  • 题量:26
  • 年级:七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1-09-11
  • 人气:1520

中考真题分项汇编 第1期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

1、

(届广东广州中考)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未至,渴而死(《夸父逐日》)
(2)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陋室铭》)
(4)又留蚊于素帐中,喷以烟,(《童趣》)
(5)夫不能以游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135
2、

(届浙江宁波中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太丘舍              (2)时时而
(3)天大雨              (4)斯人,吾谁与归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637
3、

(届浙江义乌中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乎(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
(3)之不能尽其材( )     (4)威天下不兵革之利( )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730
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 ②舜 于畎亩之中。
③苔痕 阶绿,草色入帘青。④予观夫巴陵胜 ,在洞庭一湖。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2
5、

翻译。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831
6、

说说《小石潭记》"漳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空游"的表达效果。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699
7、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中"醉"和"乐"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855
8、

(届山东泰安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类)。(陶渊明《桃花源记》)
B.(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误期)。(司马迁《陈涉世家》)
C.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疑)理,俯身倾耳以(请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友人惭,下车(拉)之,元方入门不(回头看)。(《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79
9、

(届北京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也      观:________
(2)则有国怀乡       去: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春和景明    翻译:__________
(2)时有小舫往来   翻译:__________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 ③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3
10、

(届广东广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先帝不以臣卑 B.逐先帝以驱驰
肉食者,未能远谋潭中鱼可百
C.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D.斟酌损,进尽忠言

物喜,不以已悲      既加宫,慕圣贤之道
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017
11、

(届福建莆田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____
(3)无地置土   置:____           (4)公遂止   遂: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890
12、

(届福建福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清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
C.我如浮云 皆以美徐公 D.康乐以来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

解释加点词。
(1)古来谈          共:
(2)夕日欲          颓:
(3)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9
13、

(届贵州安顺中考)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去(     )怀乡       ②春和(       )明
(     )暮冥冥        ④(     )予作文以记之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                 。(用原文回答)
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545
14、

(届海南中考)阅读《伤仲永》,完成问题。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选自人教版教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yì)人奇之 B.以钱币(qǐ)之
C.环(jiē)于邑人 D.(mǐn)然众人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仲永         (2)借旁与之
(3)稍稍宾客其父        (4)泯然众人矣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尝识书具。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仲永由“神童”最终变为了常人,说明了什么道理?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738
15、

(届湖北恩施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8分,每小题2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 心之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
⑶ 以其境过         ⑷ 乃记之而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第2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除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       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快乐的心情。描写潭水,抓住了潭水的      特点。
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
16、

(届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三峡》,完成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沿阻绝(   )   ② 湍绿潭(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疾也不物喜
B.间千二百里真无马邪
C.春冬时乃记而去
D.王命急宣而长烟一空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904
17、

(届吉林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虽乘御风 (2)属凄异
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6
18、

(届辽宁锦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加点的字词。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   (4)虽有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

【甲】

设酒杀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4
19、

(届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儿童相见不相识 D.相形见绌

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 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陈太丘与友行             ⑵苔痕上绿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之       ⑷岂五百里哉
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
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陈太丘与元方的父亲是好朋友,他们相约到遥远的地方去;结果陈太丘不守约迟到了,元方的父亲就离去。这件事怨陈太丘。
B.《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说院子里满地都是澄澈的水,仔细一看,原来真是水,而且水里面藻、荇交错,相映成趣。
D.《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孔子认为:刘禹锡的房子一点也不简陋,因为刘禹锡道德品质高尚。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分 )
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分 )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035
20、

(届山东东营中考)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勍(qíng):强而有力。⑥儳(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焉。
③君子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阻隘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
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3
21、

(届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niàn)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liè)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者,罍(léi)而歌者,红装蹇(jiǎn)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冻风时 (         )
(2)高柳堤 (         )
(3)泉而者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渴望出游和不能出游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写出内心的懊丧和郁闷,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与此照应,形象贴切地写出作者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之情。
B.作者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满井的风物,有全景,有特写,远景近景相结合,而且着力描写景物的动态,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风光图。
C.作者用词巧妙,许多语句具有表里相关的双重意蕴,如“廿二日天稍和”的“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而此地适与余近”的“近”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
D.文章卒章显志,“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句透露出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性情,“潇然”表达他对自己能够纵情遨游、享受自然的满足之感,“惟”字则表明他对自己官小职闲的嫌弃。

文章第二段从三个层面描写满井的春景,请简要概括。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8
22、

(届山东泰安中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羡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对邹忌的讽谏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山

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重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洁。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50
23、

(届上海中考)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 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517
24、

(届四川达州中考)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   ②[掇]拾取,采取。   ③[上]皇上。
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
B.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思)
D.乐其地僻而事简(乐:喜欢)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掇幽芳而荫乔木
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面。
B.滁人生太平之世,享山川风俗之美,安丰年之乐,这是“丰乐亭”得名的缘由。
C.甲乙两篇游记散文,均采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D.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体现了作者“与民共乐”的高尚情怀。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542
25、

(届四川宜宾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    *    *    *    *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时习之学不思则罔
B.仁在中矣恕乎
C.人恭而有礼未复能有其奇者
D.如日月之食寒暑易节,始一反

翻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99
26、

(届重庆中考B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文后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邹忌八尺有余(            )
(2)朝衣冠 (               )
(3)我也       (            )
(4)王之甚矣(               )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
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
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