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 B.火的发展和利用 |
C.元素周期律 | D.造纸术的发现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257
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制造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木炭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⑤ | D.②④⑤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060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 | B.钢铁生锈 | C.玻璃破碎 | D.灯丝发光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08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 B.液氧 | C.稀有气体 | D.洁净的空气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生成二氧化碳 |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8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质量大 , 原子质量小 |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
C.分子运动 , 原子不运动 |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11
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 B.小于10ml | C.等于10mL | D.无法确定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73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
C.夏天湿衣服晾干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82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
B.加热氯酸钾时误加入高锰酸钾不会改变反应速率 |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
D.过氧化氢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分解出氧气 |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81
下列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
B.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
C.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高锰酸钾 |
D.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4
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 B.用燃着的木条 |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 D.看颜色闻气味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79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 | B.9.8 g | C.10.8 g | D.10.2 g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76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A.同种分子质量相同 |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45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 更快的吸收白烟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
A |
B |
C |
D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06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例如,二氧化碳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_,汞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名称)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0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盛,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能造成大气污染。请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 题型:35
- 难度:中等
- 人气:516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试分析此反应中发生变化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 或“原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439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有多种原理可以制得氧气。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A.分解过氧化氢 (文字表达式), B.加热高锰酸钾 (文字表达式),C. (文字表达式),它们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为 (选填A\B\C),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原因是 ;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等 时开始收集,如刚产生气泡就收集,会使 ;当出现 现象时停止收集。
(3)A、B、C三套装置中有一套用于制氧气是不合理的,装置中的不合理之处为:
① ;
② 。
(4)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以排空气法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是 ;若瓶中已装满水,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60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Ⅰ所示)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选用容积为45 mL的18×180 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I、图Ⅱ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图Ⅱ实验中,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 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4)对照图Ⅱ实验,你认为图I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回答一点即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