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146563
  • 题量:34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1-08-20
  • 人气:531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初二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1、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92
2、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85
3、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08
4、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39
5、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物态变化图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固态为晶体,熔化过程为5~10min阶段
B.该物质的熔点是0℃
C.在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状态,吸热温度不变
D.在11~14min是气态,吸热温度正在升高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35
6、

如图所示,大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容器,大容器的液面被密闭着,二者内的液体都是水,现用酒精灯对大容器加热,则(  )

A.小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B.大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C.大小容器中的水同时沸腾
D.无法判断哪一个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4
7、

初夏,宜兴即将迎来梅雨季节,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变得很潮湿,其中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冻的衣服晾干
B.春天冰雪消融
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水滴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88
8、

在北方的冬天,汽车的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冷却液具有(  )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低的凝固点
D.更容易蒸发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36
9、

如图所示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花作两株看”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25
10、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40
11、

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23
12、

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30
13、

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206
1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当作平面镜的玻璃板应和底面白纸    。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    ;如果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A′和B中仅能看见    _。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716
15、

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m 。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380
16、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494
17、

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998
18、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    ,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73
19、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    也能够传声。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773
20、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    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7
21、

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采用了     _的方法加快蒸发,使水温很快降低。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88
22、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效应,而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       物质发光。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406
23、

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_    现象。英国物理学家_    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    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00
24、

(1)图中的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    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    _。

(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    (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    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_    (填“多”或“少”)。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79
25、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
(1)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可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_    旋转适当的角度。(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6
26、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标上尺寸):

(1)平面镜的位置;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7
27、

室内一盏电灯S(电灯可看作一点光源)。请画出不透明物体AB在墙壁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 题型:3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37
28、

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 题型:31
  • 难度:较易
  • 人气:726
29、

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_          ;②_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_   度.

  • 题型:30
  • 难度:较易
  • 人气:1982
30、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754
31、

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象。
(3)从图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
(4)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填上方、下方)移动
(5)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          ,其形成原理是:                  
(6)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591
32、

李刚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在下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水在沸腾时要_____热,温度________(逐渐升高,保持不变,逐渐降低).
(3)右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李刚从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在煮食物的时候,可以先把水烧开然后将火________(调大,调小),这样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把食物煮熟,但能节约燃料.
(5)李刚在实验中发现,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想一种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             ___.
(6)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0
33、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请在甲乙两图中代表光线的直线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2)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______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甲正确,乙不正确  D.乙正确,甲不正确
(3)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___
A.画图是否认真
B.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C.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054
3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