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99
  • 题量:13
  • 年级:中考
  • 类型:中考试卷
  • 更新:2021-12-01
  • 人气:80

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台州卷)语文

1、

把下面句子规范、工整地抄写在方框里,请注意布局。
往日的某一刻,我的生命像一朵蓓蕾,所有的芬芳都储藏在花蕊里,现在它已芳香四溢。
——泰戈尔《园丁集》

  • 题型:1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58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⑴看着人类这种狂wàng( ▲ )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⑵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àn( ▲ )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
diāo( ▲ )零荒芜不了春天wǔ( ▲ )媚,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绝不轻言放弃。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468
3、

选择词语填入下面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夏夜,月光( ▲ ),知了聒噪,更显出一片( ▲ )。床角洒满了清光,我就这样( ▲ )入梦。梦里,月下的花儿静静( ▲ )。

A.皎洁 安宁香甜开放 B.洁净安宁恬淡开放
C.皎洁 寂静 香甜 绽放 D.洁净 寂静 恬淡 绽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30
4、

下面这首诗少了一句话,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补充完整。
泥土
鲁黎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        
让众人把你踩成脚下的道路。

  • 题型:0
  • 难度:中等
  • 人气:1724
5、

古诗文填空。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⑵枯藤老树昏鸦,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⑶仍怜故乡水,   ▲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⑷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⑸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⑹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              ▲       

  • 题型:4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64
6、

名著阅读。
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文中的“他”是    ▲     ,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                           。

  • 题型:43
  • 难度:中等
  • 人气:884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班级组织了以“公平与信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主体分三部分:
【讨论现象】
清脆童音,我不相信
2011年2月24日,我们去小学部报告厅,和一群四年级小朋友一起听安全讲座。
讲座上,老师提问:“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应该去扶他吗?”
我迟疑了一下,只见不少四年级小同学齐齐举手:“不能,要不然那个老人会说是我推倒他的。”
“路上遇到哭泣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要我们带他回家时,我们应该答应他吗?”
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不能,这是一个陷阱。”
……  
对于好多这样的问题,都是一排迅速举起的小手,和用清脆童音回答的“标准答案”。
      (摘自《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作者为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
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同学甲:这样整齐的回答是有人教过的吧?老师不应该这样教他们。
同学乙:老师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这样的教育固然让人觉得很悲哀,但如果不这样教,出了事情后果就更严重了。
主持人: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某种的现象,它们已经影响了年幼的心灵。
(1)你认为主持人说的“某种现象”指什么现象?请结合材料概述。         ▲        
【分析数据】
以下是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论:

(摘自《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一文,《南方周末》2011年4月28日)
⑵你从这个图表中读出的主要信息是         ▲       
⑶为了建设公平与诚信的社会,请你提一条建议:                                                                 ▲                      
【采取行动】
本次活动要选一首歌曲作为推广曲目,旨在呼唤真诚与信任。备选曲目有两首,歌词摘录如下:
            
(4)你选择第   ▲    首,理由是       ▲        。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342
8、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5题。
(一)
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林锦

1.陈老走进房间,取下摇篮,用一条尼龙绳打了一个圆圈,套在天花板的钢钩上。他双手拉住尼龙绳,双脚一缩,身体腾了上去。这样上下试了几次,证明钢钩够牢固,才满意地把摇篮挂回去。
2.陈老走进厨房,在煤气炉前站住。他开了煤气炉的开关,火便着了。他关了,再开,开了,再关。一阵风从敞开着的玻璃窗吹进来,火熄了。他缩一缩鼻子,嗅到煤气的臭味。他打开煤气炉的门,把煤气瓶的开关掣扣紧。
3.陈老走进客厅,把头探出窗外,看见停车场的几辆车子,像几个不同颜色的纸箱,不禁把眼睛深深一闭。十八层楼,跌下去只有一个结果,跌进十八层地狱。他把头缩回来,张开眼睛,搜寻着有没有椅子、凳子一类可以垫脚的东西靠在窗口下。他把窗户关了,上锁。
4.陈老走进房间,拉开抽屉,拿出一瓶药丸,端详着。标签上说明,勿放置在小孩儿能触及的地方。药名是安眠药。他用力把瓶盖转紧,拉一把椅子,把药瓶放在衣橱的最高处。
5.陈老走进厨房,在碗柜旁拿了一瓶清洁剂。想起住在乡下的时候,隔壁的一个青年喝了杀虫剂,在地上打滚挣扎呼号呕吐的痛苦样子,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连忙把清洁剂收在壁橱的最高层。
6.小宝睡的摇篮一定要稳固。万一摇篮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7.小宝整天往厨房跑,小手爱抓东摸西,要是拧开煤气炉的开关,火又熄了,煤气不停地排出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8.小宝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脑袋往窗口一探,一失足倒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9.小宝嘴最馋,要是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当糖吃,一口吞下几粒,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0.小宝最好玩,喜欢含一根吸管吹泡泡,万一把清洁剂当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进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1.
陈老试了摇篮,关了煤气瓶,锁了窗户,也把安眠药和清洁剂收在高处。这些都无法说服儿子,让小宝留下来。儿子的理由是不担心小宝的肉体受到伤害,只担心小宝的精神受到折磨。儿子决定把小宝带走,带到远远的西方去。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查案人员发现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陈老的房里有煤气瓶一个、安眠药一瓶、清洁剂一瓶、尼龙绳一环,窗开着,窗口下靠墙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张。
  陈老的死,是肉体受到伤害,还是精神受到折磨?
  没有结论,判为悬案。
佚名 译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看了这篇小说后,有个细心的读者给陈老画了一幅“行踪图”:

⑴请你指出圆圈所指代的地方。
圆圈1:    ▲   ,圆圈2:    ▲   , 圆圈3:    ▲   。        
⑵从上图中我们发现陈老活动的空间是不大的,但他做了很多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第2部分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11部分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陈老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写出合乎情境与主题的一种猜想,并陈述理由。(提示:“导读一”与“导读二”主题是一样的)
.你喜欢“导读一”还是“导读二”?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5
9、

维护食品安全,应向美日学习"连坐制"

郑风田

"中国制造"的一个怪现象是,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安全度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对来自中国的食品设置的标准,比国内标准更高,但中国的农民与企业还是都达标了。为什么离产地更近的中国消费者却难以享受到更安全的食品呢?

双汇瘦肉精曝光后,大批记者赶赴双汇总部漯河,但当地政府却要求酒店报告记者行踪。地方政府为保本地税收,往往习惯于成为问题企业的保护伞,这恐怕是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学习一下美日的"连坐制"。

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将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按美国要求,采用HACCP(被认为是控制食品安全和风味品质的最好最有效的一种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有企业作假怎么办?政府部门讲"没人敢",原因是美国人实行"连坐制" --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简称)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同行业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美国都不要了。

山东菜区有不少出口日本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年一个农民偷用剧毒农药,结果在日本海关被抽检出来,导致涉事公司所有出口日本的蔬菜都被拒,当地所有农民的菜都卖不出去了。

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渔户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平时大家相互监督--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很多,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
每次食品安全出问题,总有监管部门以我国有2亿多小农户、几十万个小作坊、抽检率太低等借口来搪塞。但困局并非无解,我国也完全可以试试美国、日本的连坐式监管制度。这种连坐式的监管虽然"残忍",但针对目前我国食品供应乱局,只能采取阵痛式的监督方式。只有痛了,才能让地方政府真正尽力尽责,才能彻底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选自《东方早报》2011年4月1日,有删改)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从文中所写的事例看,实行"食品安全连坐制"有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有同学认为山东的事例写了两个内容(一个关于水产品,一个关于蔬菜),这样没有必要,建议删去一个。你认为呢?为什么?

.若在"食品安全连坐制"下,蒙牛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企业自身及该区域乳品行业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后果?请结合以下资料回答。

资料链接:
2008年,我国内地爆出了"毒奶粉事件",涉及的企业众多,其中包括知名品牌蒙牛。国家质检总局在蒙牛几个批次的奶粉和液态奶中验出三聚氰胺(一种为提高蛋白含量而添加的化工原料,对人体有害)。事发后,内蒙古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公布处理方案:"对含有'三聚氰胺'的这几个批次产品,坚决进行下架、封存和销毁。在原奶采集、生产环节进行最严格的检测与食品安全管理。"
(根据有关材料编写)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465
10、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 题型:18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9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固不可)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⑶何而不平()      ⑷河曲智叟以应(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甚矣,汝之不惠!

3.

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2151
12、

(三)
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 ▲ )      (2)再遣信令还( ▲ )
(3)而太傅留之( ▲ )      (4)谢公语同坐曰( ▲ )
.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6
13、

作文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所有的结果都不是凭空降临的,所有的事情都有过程。昨天的种子在今天发芽,明天的故事在今天就已经开始……
以“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为开头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2)以“身后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