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0—201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 )
A.高技术人才密集 | B.交通便利 | 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 D.工业基础雄厚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06
影响水果罐头厂、印刷厂、炼铝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
A.原料 市场 动力 | B.市场 原料 动力 |
C.市场 市场 原料 | D.市场 市场 动力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16
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29
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93
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各题。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 | B.太湖平原 | C.华北平原 | D.松嫩平原 |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 B.生产经验 | C.自然条件 | D.国家政策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338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
各题。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87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各题。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 B.老龄化趋势显著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 | B.日本 | C.印度 | D.泰国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00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 )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 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 | 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2
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
A.交通运输网 | B.邮政网络 | C.电信网络 | D.商业网点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64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各题。
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 B.延安 | C.上海 | D.广洲 |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78
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 )
A.北京 | B.武汉 | C.株洲 | D.杭州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47
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 )
A.世界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带 |
B.在边境地区由于政局不稳,一般不会形成城市 |
C.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
D.沿海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且纬度越高,城市越密集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12
关于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65
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种便捷的商业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①交通条件的改善 ②名贵的花卉品种 ③较好的自然条件 ④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40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人口的消费水平 | D.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97
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 B.河西走廊 | C.黄土高原 | D.青藏高原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19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 B.高投入、低消耗、高污染 |
C.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 D.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26
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 B.气候因素 | C.市场因素 | D.政策因素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10
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66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 | 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 D.城市化水平降低 |
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是( )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
B.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
C.利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
D.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20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指出左图中甲阴影区与右图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 ,乙区 。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 ,乙区 。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875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如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629
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967
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2040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下图中的A地区,读图回答。
(1) 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2) A地区生产的番茄质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3) 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4) B河流主要补给是 ,此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 季。
(5) 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826
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
自然增长率 |
总增长率 |
北京市 |
-0.015 |
5.292 |
河南省 |
0.564 |
0.562 |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
(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