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22120
  • 题量:34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561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测试题一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海水晒盐 B.氢气燃烧 C.浓盐酸挥发 D.洗洁精除油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2
2、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96
3、

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    )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44
4、

人体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数都能在人体中找到,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

A.氢 B.钙 C.氧 D.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77
5、

2010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兴奋剂检测是亚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2010年11月24日新华社快讯:广州亚运会发生第二起兴奋剂事件。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下列关于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
B.该兴奋剂是由20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C.该兴奋剂的一个分子中共有48个原子
D.该兴奋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4
6、

2009年4月,在某国外知名品牌的婴儿爽身粉中发现了一级致癌物——石棉。石棉的化学式为Mg6(Si4O10)(OH)8,Mg的化合价为+2,下列关于石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Si的化合价为+4
C.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n(Mg):n(Si):n(O):n(H)=3:2:5:4
D.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Mg):m(Si):m(O):m(H)=9:14:36:1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9
7、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发光 B.都放出热量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会生成氧化物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27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无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镁
D.将SO2通入紫红色KMnO4溶液中,溶液变蓝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0
9、

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5
10、

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发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明矾可用于净水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783
11、

封开县境内新发现了大型的“钼矿”,金属钼可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等耐高温温材料。若钼铅矿(PbMoO4)中的铅元素为+2价,则钼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26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氮气、水、二氧化碳 B.氧气、空气、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D.水银、银、过氧化氢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8
13、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太空舱内的失重环境下,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        (    )

A.混合 B.蒸发 C.溶解 D.过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6
14、

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3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一定放出热量
B.原子中一定含有中子
C.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2
16、

相同分子数的SO2和CO2中,相等的是    (    )

A.原子总数 B.氧原子个数
C.物质质量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500
17、

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N2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63
18、

如图所示,这四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906
19、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B.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114
20、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A.镁条点燃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剩余物的质量
C.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D.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剩余物中水的质量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350
21、

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锌原子________。    (2)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3个钙离子________。    (4)硫酸铝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568
22、

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气、②氮气、③氦气、④明矾、⑤氧气、⑥水,根据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1)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_______。
(2)可代替氢气做探空气球的稀有气体_______。
(3)常用于净水的物质是_______。
(4)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357
23、

如图所示,在一具有刻度和可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足量白磷(温度达40℃时就能燃烧,现象与红磷相同),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管口与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塞先向右移,再向左移,最后停在_______(填数字)刻度处。
(2)由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416
24、

已知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酒精易燃烧;e.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f.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回答:
其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018
25、

请给出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
(1)铁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水和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1
26、

“生活即学习”、“社会即教材”,化学在衣食住行、环境能源、材料科学、医疗卫生等方面越来越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善于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

(1)为了节约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如图甲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净化后的水硬度大,或者净化后的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2)某校开展了以保护大气环境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列是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部分研究报告,请加以完善。
①利用火力发电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日前,由BP太阳能参与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上海世博园已经正式运行。这套系统能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目前列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污染物主要有三种,图乙中没有涉及的是这三种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___。
③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一种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另一种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净化装置中的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________(填“要”或“不要”)经常更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8
27、

小丽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
②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③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并剧烈燃烧;
④她把淡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丽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并完成下列填空。
(1)D的化学式:_______,E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上面②、④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7
28、

归纳与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_______(填序号)。
①需要加热 ②使用催化剂 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④原料为纯净物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2)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选择收集气体的装置应考虑_______。
(3)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②小方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王同学认为用B装置也可制取氧气,但要考虑控制反应的速率,因此应该把B装置中的b仪器换成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④小明同学本想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小明爱动手做实验,他找来一些塑料瓶和其他用品,制成如图D所示的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5 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5)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从C装置的________(填“c”或 “d”)管口通入。
(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516
29、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1)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装置,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乙装置放在不透光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发现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中产生了淀粉,而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没有产生淀粉。由此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已知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把丙、丁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经检测发现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产生了淀粉,而丁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没有产生淀粉。
由此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2
30、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同学为对象,让同学们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 mL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他们喝的是哪一种水。同学们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的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下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人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 mL,氧气的密度为1.4 g/L,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 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98
31、

实验中学的小春和小玲同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气体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
【设计方案并实验】
小春:在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未发现明显现象。
小玲:在试管中加入2 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其中吹气,溶液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小玲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气体,其方案中的实验
原理可用符号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小春的实验若继续进行,也能得到与小玲相同的结论。请你帮助设计后续方案: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3
  • 难度:较难
  • 人气:1489
32、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钢丝穿过的橡皮塞,钢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水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382
33、

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求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硝酸铵中O、N、H的质量比。
(3)硝酸铵中N的质量分数。
(4) 40 kg硝酸铵中N的质量。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
34、

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的某种氧化物中,铁和氧的质量比为21:8,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