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26735
  • 题量:3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专题竞赛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382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0饱和溶液、溶解度

1、

(10福建省晋江1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418
2、

(10福建南安14.)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070
3、

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12
4、

.(10邵阳13)下图表示的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b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都很小
C.在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当b中含少量a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b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412
5、

(10徐州15)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升温可使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C.50℃时把9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190g溶液
D.将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B溶液最浓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85
6、

(10贵港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356
7、

(10成都11)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相同质量的a、b溶解时放出热量相同
C.升高温度,可使a或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相同质量的a、b分别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30
8、

(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D.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332
9、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755
10、

【10桂林24.】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63
11、

(10菏泽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最大
B.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只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30
12、

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15
13、

t1℃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568
14、

(10福建省福州15.)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973
15、

(10,娄底21)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28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023
16、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410
1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110
18、

(10日照2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93
19、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但却只有碳酸氢钠结晶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2
  • 难度:较难
  • 人气:411
20、

(10无锡30)如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懈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人A物质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705
21、

(10天津市23).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到20℃
得溶液③
加热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
(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A.25g                B.(w+25)g              C. (w+50)g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68
22、

【10桂林2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              ,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2)t2℃时,将A、B、C各25 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有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900
23、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626
24、

【10湖北十堰16】.有关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图见试卷第7页),据图回答:

(1)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        b.(填“>”或“<”或“=”)
(2)t2℃时,A、B形成的两中溶液均不饱和,通过方法“①”或“②”填空:
A溶液采用        方法;B溶液采用        方法。
方法①:由t2降温至t1
方法②:由t2升温至t3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204
25、

【10新疆3】.请回答下列有关溶液的问题。

(1)把面粉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高于20℃,溶解度:a         b。(填“>”“<”或“=”)
②20℃,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a  b。(填“>”“<”或“=”)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546
26、

(10泰安)23.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240
27、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249
2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1298
29、

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871
30、

(10大连5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
⑵t1℃时,B、C的(  )相等;
⑶从B的饱和溶液中提取B晶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⑷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