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26760
  • 题量:39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专题竞赛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814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2酸和酸的化学性质(包括指示剂)

1、

食醋中含有醋酸,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61
2、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在下列所给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是一个大家族,所有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B.所有酸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D.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30
3、

将稀硫酸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镁条 B.铜丝 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58
4、

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下曲线描述的是

序号


A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稀盐酸
B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钡溶液
C
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碳酸钠溶液
D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00
5、

下面对某些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醋酸溶液滴入酚酞试剂,变红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5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变大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58
7、

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07
8、

盐酸、希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2
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18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硫酸 D.氮气和氧气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90
11、

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61
12、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重的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氢铵 C.浓盐酸 D.氧化钙(或浓硫酸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81
13、

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

A.浓盐酸 B.铁粉 C.生石灰 D.石灰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67
14、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都会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食盐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6
15、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23
16、

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烧碱溶液 D.碳酸钠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5
17、

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
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73
18、

家庭常用的几种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液
肥皂水
厨房清洁剂
PH
1.0
7.6
10.5
12.4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液 
C、肥皂水  
D、厨房清洁剂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00
19、

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pH
  <6.5
  7.0 ~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人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60
20、

下列哪种试剂能鉴别出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三种无色稀容液(  )

A.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稀溶液 D.氯化钾溶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4
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用蒸馏水润湿得 p H 试纸测定10℅得盐酸溶液得 p H ,结果偏小. 有盐参加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17
22、

. 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时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或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草木灰水呈碱性 B.胃酸过多的病人宜吃鸡蛋清
C.橘子的酸性比柠檬的强 D.萝卜呈酸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92
23、

如图中的“表示人体内的一些体液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 B.唾液 C.胃液 D.尿液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8
24、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根据一些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因素,其中推理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
反应时间
B
稀硫酸没有吸水性,浓硫酸有吸水性
酸的浓度
C
高锰酸钾加热放出氧气,生成物中有二氧化锰
催化剂
D
铜片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温度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96
25、

当一种物质M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无色液体N中,液体的颜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请联系右图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M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原液体N一定是酸性溶液
C.图像表示的曲线中只有曲线A符合题意
D.A和C两条曲线都可能是符合题意的图像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80
26、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2(SO4)3
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C.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应
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过滤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41
27、

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pH都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              反应。
(4) 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              
(5)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352
28、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          (填“能”或“不能”)把水加人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         (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A、B、C和 “>”、“<”、“=”表示)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954
29、

化学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可燃性 吸水性 溶解性 酸碱性。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        
(2)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3)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320
3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

⑴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E          
⑵上述仪器中稀释浓硫酸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请写出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法式             

  • 题型:32
  • 难度:中等
  • 人气:1253
31、

碳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碳单质及含碳的化合物的研究应用。图14是碳及化合物的转化流程:

上述A、B、C、D四种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                  
请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粘在皮肤上,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必要时再到医院治疗。
煤和石油中都含有硫元素,它们燃烧的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与水及氧气反应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①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②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③增加燃煤用量④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8
32、

化学小实验是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式。

(1)图1中将10mL的红墨水与1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mL,其微观原因:    
(2)图2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3)图3中1、3孔的现象是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481
33、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      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3)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物质是       (填一种即可);
(5)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     (填序号)。

A.两种金属的形状 B.盐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414
34、

硫酸既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还是实验室重要的化学试剂。
将浓硫酸滴到布条上,放置一会儿后,可以观察到布条变成___________色。
(2)浓硫酸运输过程中出现泄露通常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能与金属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0
35、

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显   性,在少量厨房洁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   (填“是”或“否”)。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
36、

下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___(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盐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4
  • 难度:较难
  • 人气:778
37、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锌粉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为        (填a或b)
②对于a曲线表示的反应,物质          (填名称)有剩余。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2074
38、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
Mg(OH)2
CaCO3
MgCO3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可能含有Ca(OH)2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化学式),理由是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 题型:33
  • 难度:困难
  • 人气:1296
39、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向U型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⑴实验中观察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选填:“酸”、“碱”或“中”)性。
⑵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即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和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⑶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的红色      
⑷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了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乙同学向溶液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⑶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甲同学取55克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克水,刚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SO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     

  • 题型:33
  • 难度:困难
  • 人气: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