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夏 | B.商 | C.周 | D.秦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2035
该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要想复原牧野之战的真正情形,专家可资凭借的价值最高的材料是( )
A.周初铜器《利簋》铭文 |
B.《史记·周本纪》 |
C.小说《封神演义》 |
D.电视剧《封神榜》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0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一种文字,“系以铁笔或泥锥书写在潮湿的泥板上,所写之物,如需永久保存者,写好后即晒干或烘干”。这种文字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是(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93
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 D.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381
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的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
A.统治者让步 | B.平民的斗争 |
C.商人的推进 | D.奴隶的反抗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86
清赵翼论某时期政制之变云:“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材料论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史事( )
A.战国 | B.秦 | C.西汉 | D.东汉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108
“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1
唐末以来,一向是“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宋太祖登位以后,有鉴于此,随即策划了一幕历史剧。这就是( )
A.推恩令 | B.托古改制 |
C.玄武门之变 | D.杯酒释兵权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74
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 )
A.契丹族、党项族 | B.契丹族、女真族 |
C.党项族、女真族 | D.女真族、蒙古族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7
许多学者把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称为“文化的哥伦布”,主要是由于他们( )
A.像哥伦布一样开辟了到中国的新航路 |
B.在东西文化交往中的作用等同于发现美洲 |
C.与哥伦布共同承担到中国传教的责任 |
D.比哥伦布学识更渊博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5
鸦片战争之前广州被称为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这主要是由于清朝的( )
A.海禁政策 | B.文化禁锢政策 | C.闭关政策 | D.禁止鸦片政策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97
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事件是( )
A.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 |
B.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
C.收复台湾 |
D.平定天山南路回部的叛乱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
如果给该图配一个标题的话,较恰当的是(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
B.西欧封建庄园制度 |
C.西欧等级君主制 |
D.西欧封建采邑制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54
英国在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无意中破坏了封建制度的基础:玫瑰战争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等待着新的制度进来填补,这种新的制度应该是( )
A.采邑制 | B.教皇制 | C.等级君主制 | D.君主专制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88
在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体现了一种复古的思潮 | B.乙说体现了以神为本的思潮 |
C.丙说是一种封建思想的升华 | D.丁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50
尽管绝大多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把“开明君主制”奉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但他们中却有一人不以为然。这位提出了启蒙时代最激进的政治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狄德罗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26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
A.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
C.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 D.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701
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首先开始于( )
A.《矿井法》 | B.《公共卫生法》 | C.《工会法》 | D.《工厂法》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20
在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调查中,1948、1962、1977、1982年四次评选林肯都是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
A.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B.他既拯救了联邦,又废除了奴隶制度 |
C.因为他是第一位贫民出身的美国总统 |
D.他为美国广大人民做了很多好的事情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523
法国政府在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时,赠予了厚礼——自由女神,她突出地表明了( )
A.法兰西民众与政府大力支持美国独立战争 |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两国共同价值取向 |
C.《法国民法典》借鉴了《独立宣言》的观点 |
D.两国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468
“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莫斯科为他举行了塑像落成仪式。这位“勇敢改革者”是( )
A.伊凡四世 | B.尼古拉一世 | C.彼得一世 | D.亚历山大二世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45
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姊妹俩参加的是( )
A.抗日游击队 | B.太平天国 | C.义和团 | D.抗英斗争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28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
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学习西方 |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19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法战争 | B.日俄战争 | C.甲午战争 | D.抗日战争 |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6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李鸿章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777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649
该图是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反映了当时德国民众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情绪具体是指( )
A.对阻挠统一的法国的憎恶 |
B.对三国军事同盟的支持 |
C.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
D.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恐惧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这首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 B.三大战役 |
C.渡江战役 | D.开国大典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52
美国前驻欧共体大使巴特沃恩在为《通向欧洲联盟的道路》一书的序言中说:“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它”是指( )
A.国际联盟 | B.联合国 |
C.欧洲煤钢共同体 | D.欧洲联盟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16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9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416年,民主的雅典人投票决定对弥罗斯岛居民进行灭族性大屠杀,原因很简单,这个弱小城邦想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保持中立,既不跟雅典也不跟斯巴达结盟,而在雅典民主派看来,这不啻是蔑视雅典的权威,挑战其作为提洛同盟盟主的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前406年,雅典军队在阿尔吉努群岛附近的一场大海战中打了胜仗,返回途中遭遇风暴,死亡四千多人;按希腊宗教习俗,军人尸体一定要找到运回家乡,以便以适当仪式埋葬,若不如此,则有严重的宗教和心理后果;但由于暴风雨,将军们没有让船只折回去寻找尸体;回到雅典后,八个将军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却遭到民众法庭的审判,其中六人被判死刑并执行了死刑;种种迹象表明,其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是派系间的恶斗。
——《全球通史》
材料三:前415年,雅典人在全体大会上用表决方式通过决议远征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在并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并且仍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雅典人发动了这场大规模侵略战争,企图吞并叙拉古和西西里其他城邦的土地、掠夺那里的财富,结果却全军覆没,死伤几万人,统帅尼西阿斯和德谟斯提尼被叙拉古人俘虏并处死。此役使雅典元气大伤,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败局已定。
——《全球通史》
问题:
(1)以上材料所描绘的是古希腊什么时期的事?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概括而言,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4)有人说:从以上所给三段材料来看,似乎要颠覆我们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贯看法了。你认为呢?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43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 《美国的历程》
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信息。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
中央机构 |
地方机构 |
主要职能 |
中书省 |
① |
④ |
枢密院 |
② |
主管军事 |
御史台 |
③ |
主管监察 |
(3)材料三中“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指当时美国的什么制度?存在着什么弊端?后来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867
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问题:
(1)文中的“破屋”是指什么?
(2)“破屋”之“破”主要表现在哪里?
(3)李鸿章“一辈子”办了哪些“事”?任举2件并作简要评价
(4)李鸿章自诩为“裱糊匠”,但也有人称其为“开拓者”。你怎么看?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460
以下是前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几组言论,请回答相关问题: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949~1963)阿登纳认为:从历史来看,欧洲大陆之所以一直就战乱频仍,动荡不安,主要是由于各国争霸欧洲造成的,尤其是德法两国之间的争夺。“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给世界造成了……灾难”,因此,如果这种争夺不停歇,即“德法两国不能真正和解,欧洲就不会太平”。阿登纳还认为,近代以来欧洲大陆短暂的和平与稳定,主要是依靠国家(集团)之间的均势,即力量的平衡来维持的。这个平衡体系是“从17世纪到18世纪初逐渐形成的”,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均势……并非总能使和平得到维护”,而且均势的可变性很大,“很可能是脆弱的”。因为各国出于自身不同的利益或者某国随着力量的强大而不满足于均势现状时,都会使均势被打破,从而导致战争。
——《新全球史》
问题:
(1)概述近代历史上,德法两国之间有过怎样的“紧张关系”?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均势”为什么是“脆弱”的
(3)在“阿登纳时代”,是如何为欧洲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的?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具体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问题:
(1)依据材料二,指出“两次转型”在原因和方式上存在怎样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两次转型”中任一次,试述这一转型是如何完成的?
(3)综合以上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某一“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理解。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