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28264
  • 题量:3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专题竞赛
  • 更新:2020-03-18
  • 人气:934

2011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六 化学方程式计算(一)

1、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8g Fe2O3,通入CO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的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2g,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6.8g B.5.6g C.2.8g D.1.2g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34
2、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
⑴请写出“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g,反应的铁的质量      g,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083
3、

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13.0克化合物甲,完全分解生成8.4克氮气和单质乙.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有Na2O生成。
(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      
(2)Na2O可与空气中的两种氧化物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NaHCO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1720
4、

2011年3月10日,我市某化工企业发生了氢氟酸泄漏事件,经过消防官兵现场处理,泄漏得到了控制。氢氟酸是氟化氢(HF)气体的水溶液,呈酸性,且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当氢氟酸少量泄漏时,可用砂土和干燥熟石灰的混合物处理。氢氟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与熟石灰[Ca(OH)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氟化钙(CaF2)和水。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回答:
(1)氢氟酸的pH          7(选填“>”、“=”或“<”);
(2)剧毒性和腐蚀性属于氢氟酸的        性质;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氢氟酸溶液4千克,需要多少千克熟石灰刚好能完全反应?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8
5、

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 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计算:(1)、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O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357
6、

义乌是“红糖之乡”。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完成与义乌红糖相关的研究课题,来到了制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1)他们先来到榨糖间,发现有榨糖师傅正把糖梗放入榨糖机内,机器的另一侧不断流出
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糖梗细胞结构中的    ▲    
(2接着来到制糖间,只见屋内“白气”弥漫。在满屋的“白气”中可以看到9口大铁锅从
大到小依次排开,铁锅里面翻滚着的浓稠液体颜色逐个加深。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白
气”产生的原因:    ▲                   
(3)在制糖的过程中,制糖师傅们会在锅里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后,液面上立即泛起白沫,
此时制糖师傅便会用筛状勺子从上层液体中捞出许多杂质,同学们都很好奇。
老师对此作了如下解释:这种白色粉末叫小苏打,它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
产生的CO2会附着在杂质表面,从而使它们受到的浮力      ▲   重力。
(4)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它是泡沫灭火器的主要原料,制糕点时适当加入可以使之松软。同学们取厨房里的小苏打15克充分加热,测得生成CO2 2.2克。试计算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苏打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59
7、

2011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宁波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我市总体碘营养处于正常水平。其中有数据显示:1995年开始推广加碘食盐前,我市儿童尿碘(每升尿液中  碘的含量)平均水平为81.2μg/L,而到2009年和2010年,这一数据分别达到216.3μg/L和179.0μg/L(世界卫生组织的尿碘标准为100~300μg/L)。
(1)与1995年前相比,近年来我市儿童尿碘的平均水平   ▲   (填“升高”或“下降”)了;
(2)碘盐是指加有碘酸钾(KIO3)的食盐。目前我市每100g碘盐中含碘酸钾的平均值为5.06mg。某研究小组称取某食盐样品100g溶于水,加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测得生成碘单质的质量为3.81mg。通过计算判断该食盐样品是否达到我市含碘酸钾的平均水平;(保留两位小数)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盐摄人量以6g为宜。若我市成年人每天摄入碘盐的质量为6g,含碘酸钾量以我市平均值计算,则成年人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mg?(保
留两位小数)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376
8、

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求:⑴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376
9、

某同学对某地工业废水(含有硫酸和盐酸)中的H2SO4进行测定。取50g该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中,过滤、洗涤、干燥得到BaSO4固体11.65g。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50g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
(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g该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344
10、

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毒.0.73%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不同时刻溶液的温度与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滴入稀盐酸体积(毫升)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pH
13.2
13.0
12.7
12.4
12.1
7.0
2.0
1.6
1.3
温度(℃)
36.9
37.5
38.0
38.5
38.8
39.2
39.0
38.8
38.6

 
(1)观察上表发现,当反应时间在__________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中和。
(2)分析上表数据发现,在逐渐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表中滴入稀盐酸体积与pH的变化数据,试计算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盐酸的密度取l.0克/毫升;化学方程式为:NaOH+HCI=NaCl+H2O)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453
11、

为从定量角度认识中和反应,小明同学自行设计并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在小烧杯中倒人8%的氢氧化钠溶液l0g,滴入2滴酚酞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②另取10%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随盐酸滴入,溶液颜
色逐渐变浅;
③在溶液红色消失瞬间,停止实验。
若停止实验时,两溶液恰好反应。请分析小明实验后回答:
(1)实验中酚酞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出这时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精确到0.1)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59
12、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 SiO="=" Na2SiO+ H2O 。现以125t石英砂(SiO2质量分数为96%)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试计算:
(1)125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
(2)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2038
1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
生成水的质量(g)
1
5
0.9
2
10
1.8
3
X
2.7
4
20
3.6
5
20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1601
14、

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4.4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731
15、

人体胃液中含少量HCl,正常情况下胃液的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酸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5%(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若人的胃液总量约为100mL,请完成下列表格: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
                    
该患者胃液中HCl的质量
                    
该患者至少要除去的HCl的质量是                         

(2)医生给该患者开了一瓶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39g),并要求病人每次服用2片,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食用该药片后被出去的HCl的质量是多少?(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H2O)
(3)医生还提醒该胃药不宜过量服用,可能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2079
16、

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试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7克。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1.43g/升)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没有塞紧试管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方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514
17、

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 g该化肥样品与20g 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 g(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题型:13
  • 难度:困难
  • 人气:905
18、

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
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 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m1 g;
②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 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   ▲   (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   ▲   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 题型:13
  • 难度:未知
  • 人气:2116
19、

将一定量的CO2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随时间的进行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达到t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g
(2)若改为碳酸氢钠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为,生成相同质量的沉淀,则需要的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为多少克?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Ca(OH)2==CaCO3↓+NaOH+H2O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684
20、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与会人员领到的会议通知、日程表、便签纸等都是外观与普通纸相似的“石头纸”。“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加上少量聚乙烯和胶合剂制成(聚乙烯和胶合剂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1)“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2)为恶劣测定某种“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种“石头纸”样品10克,加入10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48克;经过滤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质量为2克。
该同学想出甲、乙、丙三种计算方案:
甲: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106.48克,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求解;乙:根据“反应后经过了干燥后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2克,可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求解;
丙:根据“100克7.3%的盐酸溶液,可知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求解。
以上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3)根据上述的某个正确方案计算该“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640
21、

为测定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某稀硫酸溶液20g,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30g,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47.67g.请你计算,求出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Ba -137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663
22、

如图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
置由2个饮料瓶、2根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3块钱。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2
Na2 C03·3 H2 O2)和二氧化锰。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
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   ▲ 。(选填“不伸入液面’’或“伸人液面")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2 Na2 CO3·3 H2O2="2" Na2 CO3+3 H2O2
2H2 O22 H2 O+O2↑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       反应。
(3)已知一包总质量为110克的药剂可34克过氧化氢,则这包药剂完全反应会生成多少克氧气?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449
23、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_____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____。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l.6%,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
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卡上)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302
24、

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KCl·xCaC12(x是CaCl2的系数)。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18.55g加水完全溶解得到K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2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图中AB段表示的意义是         ▲         
(3)18.55g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①CaCl2的质量是    ▲  g;
②KCl的质量是    ▲  g;
③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4)所用N 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180
25、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假定只含氯化钠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实验:称量某纯碱样品12g,加入到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请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13
  • 难度:较易
  • 人气:1990
26、

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点燃 XCO2+2CO+9H2O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225
27、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得到的固体粉末为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粉末中的单质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三组同学各取1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10
20
8.4
2
10
30
8
3
10
40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实验中剩余固体是    。(写出物质名称或符号)
(2)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3)加入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591
28、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并合理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则该宇航员应在太空舱中至少准备多少克过氧化钠。(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1871
29、

根据右图浓盐酸的商标,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欲用该盐酸配制100g10%的稀盐酸,需该盐酸       g(保留一位小数),配制时应选用        (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
(2)小组同学用所配制稀盐酸来测量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10.0g水垢,加入所配100g10%的稀盐酸中,测得各时间段内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通过实验,计算该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843
30、

钢铁的生产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1)每年钢铁锈蚀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铁制品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2)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去潍坊某钢铁长生铁样品进行实验:将四份不同质量的生铁样品(假定其中只含单质铁和单质碳)分别加到100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已知:在标准状况下,22.4LH2的质量为2g)

实验序号
1
2
3
4
生铁样品的质量 / g
2.88
5.76
9.24
10.28
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L
1.12
2.24
3.36
m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 题型:13
  • 难度:困难
  • 人气: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