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2020-03-18
  • 题量:2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浏览:1866

2012年化学中考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试卷

1、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
B.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39
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36
3、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除去原有的臭味
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748
4、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A.氯化钾、铁 B.空气、水
C.医用酒精、氢气 D.冰水混合物、氧气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54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72
6、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增加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和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005
7、

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的组成很复杂,属混合物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952
8、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 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910
9、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A.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硬水中含有不溶性的固体,软水中不含其它物质。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40
10、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与二氧化锰混合 B.铁粉和铜粉混合
C.酒精和水混合 D.白糖和食盐水混合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0
11、

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不属于直接节水的是

A.刷牙时用口杯接水     
B.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水源
C.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农业、林业全面推广应用喷灌或滴灌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44
12、

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78
13、

品红扩散的实验证明了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的
C.分子是看不见的粒子 D.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26
14、

单质不同于化合物,原因在于

A.单质只由原子构成,化合物都由分子构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单质能与另一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化合物则不能
D.有些化合物能发生分解反应,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850
15、

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05
16、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直接污染

A.大气 B.河流、湖泊 C.食品 D.耕地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17
17、

下列物质① 空气;② MnO2;③ SO2;④ 液氧;⑤ 爆鸣气;⑥ KClO3;⑦ KMnO4其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全部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④⑥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42
18、

         形象地表示反应前反应物分子及其数目,则反应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
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B           C           D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062
1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分子改变,由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20
20、

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32
21、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367
22、

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可以用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用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2105
23、

在①空气②氦气③铁丝④过氧化氢溶液⑤高锰酸钾⑥二氧化碳⑦水,7种物质中,(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1366
24、

如图所示,每一个  表示一个甲原子,每一个  表示一个乙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框内的物质,其中A→B属于      变化,C→D属于    变化。

  • 题型:32
  • 难度:容易
  • 人气:1672
25、

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序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填序号)
(3)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原因是:    
(5)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题型:32
  • 难度:容易
  • 人气:1595
26、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能饮用食盐水、蔗糖水、纯净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 题型:32
  • 难度:容易
  • 人气:1163
27、

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想检验自家的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   ,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最好的方法是       
(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      。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 题型:33
  • 难度:容易
  • 人气:622
28、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上图中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题型:33
  • 难度:容易
  • 人气: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