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1—2012年山东潍坊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四)政治试卷
目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和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B.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就越高 |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 D.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84
今年安徽卫视斥巨资打造《天生王牌》的选秀节目,而江苏卫视有《绝对唱响》、湖南卫视有《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无疑“选秀”节目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②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375
2011年7月2日,杭州滨江区一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当时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致使手臂粉碎性骨折,被称为“最美妈妈”。吴菊萍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事迹。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
A.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C.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D.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全面反映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19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鉴赏、美术基础等课程陆续开设起来,同学们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次数增加了。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
①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欣赏水平
②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③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是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256
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某市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若以此为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 |
B.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 |
C.色彩斑斓尊重差异文化创新 |
D.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479
“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是
A.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
B.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
C.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703
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孩子和年轻白领中迅速走红,有人喜欢临危不乱的懒羊羊,说做人要做懒羊羊;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的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B.文化本质是一种物质力量 |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影响、塑造着人 |
D.文化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35
针对 “小悦悦事件” 之“国人道德滑坡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10月20日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
B.文化会随着经济、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C.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
D.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591
伴随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各地也掀起了穿中山装的热潮。中山装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材料蕴含着
①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④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33
2011年兔年春节碰上了情人节,许多“80后”“90后”的青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真不知道是陪父母、给亲戚拜年,还是陪恋人一起过节?材料启示我们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B.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西方文化 |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
D.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淡化民族特色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678
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咐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701
“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510
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里讲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
C.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858
2011年伊始,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齐鲁荧屏。 该剧以特有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80后”与“50后”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与差异,切中了社会现实,扣动了人的心弦,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应
A.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 B.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
C.立足实践,面向大众 | D.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994
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D.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92
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A.商贸活动 | B.人口迁徙 | C.教育 | D.口语传播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2
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 |
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
C.微博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
D.微博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159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的“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在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来源 |
B.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
D.文化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816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技术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说明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
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
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014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
④开展文化合作,消灭文化差异的过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4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某市教育、宣传、共青团等部门开展了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意义在于
①推动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拓展文化传播的手段
④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2
2011年9月30日,四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其中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新修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羌寨建筑。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回答22—23题。
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羌寨建筑,既参考了羌族古建筑的风格,也结合国内外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建筑文化,这说明
①羌寨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羌寨建筑文化产生过程是在借鉴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
③羌寨建筑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独特性
④羌寨建筑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精神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2041
2011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北京体育产业展,以“低碳场馆与运营创新”为主题。其主题蕴涵的文化道理有
A.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
B.文化创新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的基础 |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并对政治有重大影响 |
- 题型:28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8
在文化生活中,下列选项中“基础”一词用的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实践是基础
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世界性是基础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继承是基础
④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政治是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 题型:28
- 难度:较易
- 人气:1444
2011年10月29日,首届“好客山东休闲汇”在青岛圆满谢幕。经测算,休闲汇期间,全省休闲消费总额达1900多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2.5%,接待游客总量计1.4亿人次,同比增长19%。“休闲汇”一系列优惠让利和特色活动,极大刺激了当地休闲消费热情。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向媒体透露,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规划,明年省政府将正式出台落实《国民休闲发展纲要》的实施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公共休闲资源、举办重大休闲文化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休闲消费环境,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全面推进国民休闲发展。
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的重要意义。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756
材料一 对于调整法定节假日,缩短“五一”假期,并增加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 等法定节假日,目前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发达,应该多过洋节,因为洋文化比我们的好;有人则认为,目前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是一举两得。
(1)辨题: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增加民族节日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材料二 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四国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却能成为好朋友、好伙伴,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应该采取怎样正确的
做法。
- 题型:48
- 难度:较难
- 人气:1374
材料一 山东省潍坊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发掘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使红木嵌银瓷器、刺绣、高密三绝、临朐红丝砚 等实现了规模生产,成为民间工艺的上乘佳品。同时,打造潍坊风筝与杨家埠木板年画成为两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衍生了大舜文化、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潍坊市对待传统文化的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二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吸引数亿观众到《于丹〈论语〉心得》狂销300多万册,从古装影视剧热播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从人大成立国学院到北大、清华等开设“国学班”,从各地恢复祭孔到海外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从私塾重现到儿童读经……这一切都表明,曾经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
- 题型:36
- 难度:困难
- 人气:1495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决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材料二 《决定》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的伟大
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要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请你就如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453